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毒品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流行的毒品定义入手,对国际上关于毒品的定义和我国法律的专门规定进行比较研究,对毒品的定义作出新的概括,并进一步论述了构成毒品定义的药物依赖性、社会危害性和非法性三个要素,较系统、完整、准确地阐明毒品的实质特征  相似文献   
2.
从“礼治”到“法治”再到“礼法合治”,是传统法律思想演变的基本线索与中华法系的思想基础。历经西周“礼治”的崩落、法家“法治”的兴起与隐退、汉儒“礼治”的复归与“德治”的重光,“礼法合治”成为古典法治的常规形态。“法”不等于全部法律,“礼”不等于道德品质,“德”不等于“道德治国”。中华法系的“礼、律、典”结构与“天理、国法、人情”的司法模式,是“礼法合治”的典型表现。探明中国法律与制度的源流、内容和演变,洞悉中华法系的理论与精神,对于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法律思想史家的学术贡献。认为张国华、饶鑫贤是中国法律思想史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法律史研究的组织者、学术活动家和著名法学家;在总结与继承、学科建设、培养学术骨干、开展学术交流和比较研究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4.
法制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党的基本路线决定的。文章从当前法制工作的现实出发,提出完成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重点转移,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是九十年代我国法制建设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5.
学界一般认为古斯塔夫·胡果是最先将历史性实用主义批判方法引入法学领域的法学家,但鲜有学者注意到维科的法哲学思想.事实上,维科在批判古典自然法虚幻的同时,认为法源于各民族的习俗,是各民族特有文化精神、民族意识和习性的产物,这奠定了维科作为历史主义法学奠基人的学术史地位.  相似文献   
6.
“法律”与“法治”都属于古今沿袭而含义有别、中外通用却理解不一、容易引起误解的概念。“法治”概念本身逐渐具备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内容和形式,但是作为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部分,其深层仍然保留着古代“法治”概念的若干成分。因此,有必要认真地将现代“法治”与古代“法治”加以区分,而欲真正把握“法治”概念的古今区别与联系,首先应该正本清源,对中国古代的“法治”作法律文化的考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