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6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庆 《云梦学刊》2007,28(3):40-49
从文化领域去确立人格定义,即:人格就是一个人最基本品质、品格的总和。屈原与儒、墨、道、法诸家之人格观分内外两层,内层主要为人格典范与人格理想,在这一层,屈原与诸家及诸家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不同。而在外层,各家均有差别,特别是在内核外化形式、与现实的关系及人格操守的坚持性上,各家差别甚大。屈原则与墨家较为接近。从人格观之全面性、完整性、统一性上观察,屈原之人格观当为中华民族之最高标范。今天,中华民族正在复兴,在我们寻求和重塑民族之魂和文化精神时,屈原伟大人格和人格观标范的树立,将具有无可估量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注古典文学学科的生存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庆 《江汉论坛》2002,(11):77-80
中国古典文学学科建设,在当下既存在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边缘化、逐渐失去话语权力等危机。如何认识中国古典文学学科?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内涵及意义是什么?如何重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学科的生存状态究竟如何?如何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传统?这些都是目前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界富于前瞻性眼光与忧患意识的学者们所经常讨论、思考的问题。本期邀约石昌渝、葛晓音、李炳海、毛庆、赵敏俐等先生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以期推动中国古典文学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3.
一部独具特色的楚辞学专著□毛庆作为一位卓有成效的当代楚辞学学者,周建忠奉献给学界的第二部专著———《楚辞论稿》,以对资料全面系统地掌握,对研究史独到深入地观察,对新方法慎加选择地运用,建立起自己独具特色的楚辞研究体系,从而对这项古老又富于青春活力的学...  相似文献   
4.
1987年8月12日,上海市民政局、市社会福利研究会组织召开了社区服务理论研讨会,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教育学院、财经大学、交通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经济研究中心、社会学及人口研究所等理论界学术界人士及民政部门的有关同志共三十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对社区和社区服务的概念、性质、功能、特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介绍了国外社区服务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近代诗歌的综论。全篇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为价值论,主要从近代社会剧变对诗歌的期待和中国古典诗歌走向终端的矛盾中确认近代诗歌的价值。第二部分为流派论,在检讨历来划分近代诗派的基础上,将近代诗歌分为一重前瞻,一重后顾的两大潮流。第三部分为特征论。先从创作思想、审美意象、体裁和语言方向说明近代诗歌与古代诗歌的连结,再从诗风转变、题材拓展、语言增新、绝句见重、诗乐结合五点说明近代诗歌有别于古代诗歌的总体特征。通篇所论均有道他人所未道之见识  相似文献   
6.
从学术发展的角度说,学术预测有其独特的意义。只要认真回顾历史,总结研究史规律,客观地认识现实社会状况及其与学术的关系,在必要时我们是可以对学术趋势作出预测并取得某些成功的。如果对新世纪我国古代文学的格局作一定的前瞻和估测,则古代文学的研究使命将重点在“学术创兴”———创构自己学术思想、理念、方法、体系,实现古老传统学术的现代复兴。就楚辞研究而言,则需要创构“新楚辞学”,具体包括基础材料、思想文化精神与理论方法诸层面的全面构建。  相似文献   
7.
西晋陆机的《文赋》,是我国第一篇系统地较完整地阐述文学理论的杰作。《文赋》上接曹丕的《典论·论文》,下启刘勰的《文心雕龙》,在我国古代文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笔者不揣浅陋,想对以下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怎样评价陆机的拟古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机的诗、赋、文中,遭贬责最多的是诗歌;而诗歌中遭贬责最多的,则要算拟古诗了。自宋以来,人们一直对它进行抨击,“陆士衡拟古诗名重当时,余每病其呆板”,“平原拟古,步趋若一”,就是解放以来新编的文学史,不是说它“因袭原作”(中国文学所本),就是说它“意不出原诗,只略为变换词句而已”(游国恩、萧涤非本)。当然,也有对拟古诗肯定的,如钟嵘就认为它和曹植的《赠白马王彪》、阮籍的《咏怀》、左思的《咏史》、鲍照的《代出自蓟北门行》等一样,“斯皆五言之警策者也。此谓篇章之珠泽,文采之邓林。”(《诗品·序》)清代毛先舒也肯定其中某些诗体现了“士衡之藻思”(《诗辩坻》卷二)。不过这一派  相似文献   
9.
自清初屈复在《天问校正》中第一次提出错简说并动手作了某些整理后 ,至今已有二百六十多年。其间众多学者承屈复的观点对《天问》进行了整理。考察这段整理史 ,是一个加速的往复曲线运动 ,而存在三大根本问题 :(一 )几乎所有的整理都忽视了对《天问》书写形式的判断 ,而这恰恰是整理《天问》的首要条件 ;(二 )整理者只将错简看作一个孤立的现象而作孤立的研究 ,没有认识到它是整个屈骚研究中的一环 ,没有从研究史的角度全面统一地分析处理问题 ;(三 )忽视屈原创作《天问》的特定心理和方法 ,错误地以叙事文学的标准框求之。反思这段历史 ,结合全部楚辞整理史分析 ,可得出《天问》基本无错简的结论。至少 ,在当前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 ,无论你持何种观点都不能对《天问》进行具体整理 ,哪怕只整理一处 !  相似文献   
10.
面对加入WTO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加快制定和实施民营文化产业跨越式发 展战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理论原则;恪守WTO 原则范同和实行适度市场准入;依法对民营文化产业进行监督管理;民营文化 产业要抓好四个动力机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