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德治曾经是中华上古、中古和近代常用的或主或辅的政治形式.三代政治重德,春秋至战国王霸之道竞行,秦汉以降政刑并用.这些历史事迹使中华古代政治同中华古典学术竞合,既形成了后世政治传统的源头,也形成了学术道统的滥觞.先民们将道德理解为社会人际关系的行止准则和支配人生践履的价值理念,由此建构了以道德价值为内涵的中华观念文化的悠久理性传统.  相似文献   
2.
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而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则是当前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对牛田镇傍安村发展蘑菇种植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落后地区农业艰难发展,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农业结构问题、农村市场问题和农业科技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应当走发展特色产业的道路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化对南北朝儒学思想困境的认识,运用文献索引与诠释的方法,阐述了南北朝易学思想对儒家礼学与礼制的决定意义。结论认为:汉代易学的气化宇宙观,使气质之性成为南北朝礼学的天道根据;在历史动荡中,《易传》思想被片面把握,乾德的理想不明。这些都使南北朝礼制追逐于外在规范的构建。南北朝儒学在礼学的繁荣背后是精神的滑坡,将心灵的地盘交给了佛道信仰。  相似文献   
4.
“道”与“术”在先秦是公共概念。在汉初学术融合的环境下,司马迁通过对道、术概念区别运用表现出:儒家体现了对道的整体性与客观性的全面把握,而道家的术只是对道的片面把握。没有把握道之全面性与价值性的术只是权谋的策略。道还表现出浓郁的价值追求,这使得道的本质可以被个体人所把握与担当。对道的新认识是司马迁儒道融合而归宿儒家的重要思想起点。  相似文献   
5.
雪灾、能源危机、气候变暖绿色壁垒、融资受限、环境处罚面对猛烈的环保风暴,谁还能置身事外!是主动解围,还是被动挨打?你的企业如何练就绿色竞争力?环保商机之大,哪里是最佳掘金点?谁是绿色先锋,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