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麦弱苗因素很多,可据其生长发育情况采取相应补救措施。(一)缺氮弱苗。根据小麦叶、蘖同伸关系,第四叶与第一分蘖应同时出现。若第四叶很长,而第一分蘖长度只有第四叶的一半时,即为不同伸。用同样方法,可依次观察第五、第六叶与第二、三分蘖长势情况。若叶、蘖不  相似文献   
2.
3.
机械原理课程在实现机械类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回顾了陕西理工学院机械原理省级精品课程的历史;阐述了该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具体做法;总结出了该课程的特色和建设体会,明确了课程组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高压触电致人损害案件的赔偿主体如何界定一直都是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难题。以立法学角度观之,是因为不同部门及位阶的法律规范之间存在大量冲突。而择法教义学角度分析,是司法者机械解释“经营者”等不确定概念,未能回归高度危险理论来探究“经营者”的本质内涵所致。实际上,高压电能一样具有观念上的产权,当高压触电事故发生时,应当由高压电能产权人以及高压电能载体产权人共同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无论是高压电能的生产主体、还是销售主体抑或是使用主体,三者皆可“实际控制”高压电能运行,具体由何者承担,应当根据具体的电能交易形式进行责任判定。  相似文献   
5.
论授权立法的利弊得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授权立法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指出授权立法自产生以来,一方面人们质疑和指责授权立法违反了完政民主的基本价值和原则,尤其是违反了古典宪政分权理论,怀疑其存在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各国政治和法学理论的主流又主张以发展的眼光看理论,认为授权立法的危险和隐患是可以避免的,甚或有些是由于对授权立法的不当使用引发的;而事实上,授权立法在实践中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在于完善授权立法监控制度、强化授权立法的民主性、兴利除弊,避免其具有的潜在危险及被误用和滥用.  相似文献   
6.
从“礼治”到“法治”再到“礼法合治”,是传统法律思想演变的基本线索与中华法系的思想基础。历经西周“礼治”的崩落、法家“法治”的兴起与隐退、汉儒“礼治”的复归与“德治”的重光,“礼法合治”成为古典法治的常规形态。“法”不等于全部法律,“礼”不等于道德品质,“德”不等于“道德治国”。中华法系的“礼、律、典”结构与“天理、国法、人情”的司法模式,是“礼法合治”的典型表现。探明中国法律与制度的源流、内容和演变,洞悉中华法系的理论与精神,对于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正在深入开展。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就必须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紧迫任务。如何加强整体规划,抓紧重点突破,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增强制度实效是亟须研究的问题。在本组专题研究中,崔会敏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对深化民主政治建设与提高治理腐败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曹雪松对我国目前反腐败体制机制在机构职权、主体参与、制度供给、力量整合等方面存在的阶段性困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路径;姚志奋和王保民针对由于立法过程的行政主导性造成的立法参与的制度和途径的非均衡性问题,从制度建设层面构建了纠正的框架;陈东辉则对我国当前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完善路径问题进行了研究。期望本组研究可以为制度反腐建设的推进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任何公共权力都必须受到监督和制约,行政立法权也不例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立法得到迅猛发展,但是行政立法监控制度却比较薄弱,这种状况威胁或危害着我国民主政体和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影响着立法质量。为了兴利除弊,需要限制行政立法的范围、规范行政立法的程序、强化由人大监控、司法审查和行政监督、明确立法责任  相似文献   
9.
"受艾滋病影响的失依儿童"的抗逆力在生成方面存在多元差异性,即同是面临父母因艾滋病去世,不同的个体所表现出的应对困境的能力存在差异;在养成中存在向光性扭曲,即在与环境匹配的生长过程中出现自我被动适应的发展扭曲;在实践中存在理想状况剥离,即在国家、政府以及社会机构和个人多个方面支持下,补偿性质的福利包办无偿给孩子们提供必需品、教育资源和工作机会,致使孩子们产生福利依赖心理,不愿意也没有机会真正的走入社会,失去了社会化的良好时机,导致"受艾滋病影响的失依儿童"进入社会后适应和竞争能力的弱化。揭示其抗逆力特质,剖析其形成机制的内外因素,才能为以后的系统干预提供理论与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