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篇
  200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检察官制度的建设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方面。中国的检察权是来源于国家权力机关的独立于立法权、行政权、审判权的一种专门的法律监督权。检察权的性质决定了检察官的性质、职业特点和职权配置的内容。我国学界存在一种观点,即简单地把检察官视为行政官或司法官,这种观点没有从我国检察权所包含的特有属性入手分析问题,因此它不符合中国的政体和现行法律体制。  相似文献   
2.
《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五月,国家体改委在总结了我国部分股份制试点企业的前期经验基础上,制定并公布了具有相对法律性质的《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以下简称《规范》)。该《规范》的公布,对于我国股份公司的健全发展,完善企业机制转换,无疑起到了保证和促进作用。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公司立法进入了初创阶段,从而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法体系,加速中国经济腾飞必将产生深  相似文献   
3.
九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态势已经十分清楚地表明,二十一世纪将是亚洲太平洋地区的世纪,世界经济中心正在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的城市正面临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到本世纪末,将我国各大城市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发达的经济、金融、商业,崭新的城市面貌,良好的社会秩序,先进的科技教育水平,高效的政府管理系统,稳定的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高度精神文明的世界一流城市。这是历史对我国各大城市发展的要求。 建设一流城市,不仅应当注重经济、市政建设等蓝图的描绘和实施,更应重视政府法制建设蓝图的描绘和实施。纵观世界一流城市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尽管各国的基础、传统、环境等因素不同,其建设过程和成功经验各具特点。但是,注重政府法制建设,应用法律手段来推动一流城市建设,发挥法制在城市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的导向作用、保障作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法律思想史上,人性论与法律观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历来的思想家往往都根据一定的人性论来阐述其政治法律学说。本文不就此问题全面展开,只是着重提取人性论中的趋利性问题,比较中西方对此问题的不同认识和态度以及相应的法律观,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主要差异,以期达到从一个特定角度理解复杂多样的法律文化现象的目的。趋利性(人的物质欲望和要求),虽不是人性的全部内容,但实在是人性中的相当重要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