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考察唐代女道士边洞玄升仙的记述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分析这位获得唐玄宗朝廷认可的成仙女冠道迹的层累缔造过程,并试图指出不同层次历史背后的推动力量和叙事意图。以此个案,可以反思有关道教仙传的历史学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2.
3.
近年,唐代道士墓志不断出世,实为学界幸事.然其中若干墓志在来源和志文内容等方面均存在一些疑问,在将之视作确凿史料用以构建道教历史之前,尤需对材料本身进行辨析思考.《咸宜观李洞真墓志》和《三洞观冯太虚墓志》均为新见唐代道士墓志,原石或拓片已为国内著名博物馆所收藏,然二者情况或仍有商酌之必要.  相似文献   
4.
《洞玄灵宝三师记》是关于中晚唐天台山“上清道”的重要文献,但此文本层次复杂,不能视为一人一地之作品。其中《应夷节传》主体完成于陆甚夷之手,其他二传等内容则为杜光庭晚年之作,对这两部分材料的社会意义和史料价值当分别考量。田虚应、冯惟良、应夷节三代人,反映着这个道教团体从默默无闻走向舞台中心的具体历程。尽管司马承祯在南岳确曾传法薛季昌,薛又传法田虚应,但这个道教谱系在衡山的地位并不突出,而元和十年东赴天台使这个教团的命运发生转变。田虚应入天台后不久即羽化,十余年后冯惟良等人已积累下足够的地方权威,于是以重修桐柏观为契机,大张旗鼓地宣示对司马承祯天台上清事业的继承,此外还积极地在天台山中开创修道场所,使这一道教团体成长为天台山中最重要的道教力量。这个道教团体在发展历程中,逐渐与地方政治势力产生关联,许多政治人物都参与了此教团在天台山的权威重建活动,为接下来天台山道教向附近核心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而这些道士在山林与城市之间的游走,不断地调整着晚唐五代时期江南道教的空间场域和发展策略,使道教完成了从中古经教到近世法派的过渡。  相似文献   
5.
6.
初唐到盛唐的老君圣祖崇拜演变,终致开元二十九年唐玄宗以“梦真容”为由发起一场耗时数年、波及全国的政治信仰运动,通过这场运动,玄宗建立起道教王朝的国家形象。虽然杜光庭、贾善翔、谢守灏等道教内部“史家”对玄宗“梦真容”事件的记述失调,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后世学者对此事的关注,但碑石和诏敕材料的存在足以驱散道教内部记述所布下的迷障。“梦真容”的发起确有历史的偶然性,但却又是李唐与道教之间政教关系演化之路上并不令人感到意外的环节。玄宗与牛仙客、李成裕、李林甫、玉真公主、部分地方官员以及道教界的协作,使这样一个原本可能子虚乌有的梦境,转化为拥有实体的社会运动,颇为生动地反映了那个时代上行下效的政治—信仰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