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盛龙飞 《浙江社会科学》2012,(12):18-23,159,160
本文论证最低工资标准可矫正劳动力社会成本从而促进实现经济效率。如果企业使用劳动力而不进行足额的补偿,那么社会整体将为企业的生产活动付费。个别劳动者与雇主谈判能力不对等以及劳动力市场不完全竞争是诱发劳动力社会成本的重要因素。矫正劳动力社会成本是政府进行劳动力市场规制的重要依据。最低工资迫使企业承担足额的劳动力成本而非转嫁给社会整体从而实现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2.
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可以有效提高组织绩效。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因素来源于动机、文化价值观和态度等层面。同时,组织公民行为还可能是印象管理的手段。诱发和管理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策略是:公平的组织决策,集体主义导向的组织文化,提高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以及培养移情能力。此外,管理者应采用360度的反馈评价机制发现和抑制以印象管理为目的的组织公民行为。  相似文献   
3.
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设置最低工资的目的是消除居民贫困和调整收入分配。而制度经济学家认为,最低工资是消除低水平劳工标准的政策工具,最低工资可以防止过低水平的劳工标准伤害劳动者的工作效率、身体健康和福利,或引发产业行动进而损害经济的正常运行。实践证明,实施最低工资制度不仅可以促进就业和维护宏观经济稳定,也有益于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