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9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人类的任何实践都会伴随着相应的心理活动,风水作为中华民族生存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地生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生存观念。透过风水的理论和实践,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特有的民族气质和思维习惯,还可以发现中国传统建筑在环境、造型、装饰方面美学追求形成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2.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教育的审美化问题也越来越也引起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在审美教育中,不仅展示着教育者的生命力量,同时也照耀着受教育者的心灵世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审美的交互作用中达到和谐统一,这是审美教育的本质所在。和一般教育比较,审美教育具有三方面作用:审美教育内容本身蕴含着丰富思想性,能够有效的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境界;审美教育内容蕴含着丰富的人格力量,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起到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力量的作用;审美教育的创新进取性,对受教育者具有重大的精神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语境中的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以陕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村落是我国漫长农耕文明的结晶,隐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属于一种使用中的文物。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古村落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是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修旧如旧”和“有机更新”是古村落保护和发展的两大原则。前者可以确保古村落的文物性质,后者有助于古村落找到发展的动力。两者的有机结合,古村落才可能在新农村建设中走出与其他村落不同的路径:生产发展上,定位要“旧”,思路要“新”;生活宽裕上,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乡风文明上,要重视宗族关系和务实精神的培养;村容整洁上,要重视保护其历史属性;管理民主上,要体现更多的人情化味道,侧重人性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奇怪建筑”是个新词。但在常举的案例中,依然是诸如“大裤衩”“铜钱楼”“马桶盖”等人们耳熟能详的那些建筑。似乎“奇怪建筑”与民间常说的“最丑建筑”没什么差别。  相似文献   
5.
丑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丑相依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有着独到生活感受的现代派作家,将丑引进艺术并进行大胆地表现,创造出了一系列以丑著称的艺术形象,在艺术世界里掀起了一场美与丑的变奏,也在人类文明史上开创出了一片奇异的视野。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丑,了解产生丑的历史必然性,有助于人们在面对现代派艺术时,能够理智地面对丑,从中提取出能够营养人生的东西来。  相似文献   
6.
古村落的价值认定与可持续发展——从新农村建设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村落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分布,村落与遗址的双重身份使其既具有使用价值,又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是聚落,也是文物。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古村落无疑也要与时俱进。与一般的村落建设不同,古村落的根本价值在于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于是,如何确定好古村落的文化内涵,总结村落中在建构和谐的天人关系,融洽的人伦亲情,特色鲜明的人居环境方面的经验,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是古村落得以长期存在的基础,也是古村落的价值所在。于是,古村落成为新农村,需要内外兼修,而不能只重外表;需要典主雅辅,而不能哗众取宠;需要立足长远,而不能急功近利。这种立足长远的发展观,可以使古村落在现代化的大潮中以独有的魅力来赢人,建构自身的文化资本,实现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古村落被边缘化、表面化、简单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导致这些地方无力形成文化产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将这些问题放在民族的生存文化是否得以存续,新农村建设是否能够保持中国特色的高度来认识,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从文化延续、整体眼光和慎重态度方面提出了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8.
跨学科是多元文化语境中学术研究的大趋势,也是互联时代的学术特征。建筑与文学尽管存在方式、实践过程、具体的学科门类上相对独立,但是也存在着某种深层结构关系。一般情况下,建筑与文学在表述方式上就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在内容构成上,优秀的建筑与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都需要时代精神的灌注;尤其是在效果上,作为人类自由创造精神的形象体现,建筑与文学都具有在超越理想境界后才能够产生审美效果的共同趋势。  相似文献   
9.
城市建设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西方的规划理念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当下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将西方规划理念视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标准,不顾当时当地的文化条件原封不动地加以移植,忽视本民族历史上积淀下来的丰富经验,都是令人担忧的危险倾向。反之,系统地研究和总结现当代中国建筑领域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和理论成果,把握其中的精髓,从中华民族留存下来的大量建筑遗迹和文献资料中获取城市建设的思想、智慧和力量,才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既能够保证现代化水准,又不失去民族魅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丑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丑相依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有着独到生活感受的现代派作家,将丑引进艺术并进行大胆地表现,创造出了一系列以丑著称的艺术形象,在艺术世界里掀起了一场美与丑的变奏,也在人类文明史上开创出了一片奇异的天地。审丑已经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现实问题。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丑,了解产生丑的历史必然性,不但有助于人们从美学的角度深入领会现代派文学的思想价值,更有助于人们在面对社会生活时,能够正视现实的存在,理智地面对丑和恶,从丑中,甚至从恶中提取出有助于人生的东西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