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近年来发生的以对学生的各种伤害事件为主要形式的高校校园危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校园危机呈现出必然性与偶然性并存、可预知性与未知性并存、扩散速度快、负面影响大等特点;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学校、学生、社会、家庭四个方面。为此,必须在危机应对策略的理念、组织、制度、文化、方法等五方面不断创新,才能保证更有效地处理校园危机。  相似文献   
2.
以广州市边缘区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问题,包括过度依赖外资、生态环境隐患、建设用地无序扩张、违章建筑、房地产开发失衡与基础设施配套滞后、传统文化衰落等,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调控措施:促进产业结构改造与升级,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整治,加强房地产开发的政府引导,推进边缘区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边缘区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3.
程煜 《决策探索》2009,(14):49-49
反思性教学实践的过程,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的过程。反思性教学实践要求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实践的内容和结果,分析其背后隐含的理论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并在实践中检验假设,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这一反思过程,能够帮助教师形成“实践理论”,使教师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将专家的理论与自身的实践融会一体,从而使教师拥有一套能够适应教学变化的富有个性特色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大大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的发展与创新。教师作为反思性实践者,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而且这种反躬自省对发现自身不足,提高教学水平有积极的作用。那么中学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行为的反思呢?笔者谈一下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5.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在高校"实践育人"的大背景下,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也逐渐成为各高等学校实现教育综合改革和培养高等人才的重要举措.该研究以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参加创新创业实践的现状,分析参加创新创业实践的原因,了解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后的能力素质的提升现状,为高校进一步精准实施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疯话三千     
我想知道自己是个什么。可是在撕破三本《辞海》,打翻两瓶墨水(一瓶红的,一瓶蓝的)之后,我还是不知道。于是就去吃包子。我觉得人一吃包子,便能把身体里空洞的地方堵起来,没有了空,人就不会有烦恼。是不是?我一口气吃了八两,这当然是旧制,其实也不过半斤。可心头仍有什么地方空空地发慌。  相似文献   
7.
常言道:“人无两度春,花无百日红.”生活中,女人对这句话有更深刻的体会.年轻的女人无论怎么熬夜、长痘,肌肤都会很快恢复到最佳状态;但年纪稍微大一点儿,女人的肌肤开始走下坡路,肤色开始暗沉,小细纹也慢慢爬上脸,连长颗痘痘都痊愈得很慢.为了延缓衰老,保持青春常在,女人尝试着使用各种各样的护肤品,如柔肤水、精华液、抗皱美白霜、防晒霜、抗衰老精华素等.一些抗衰老类的护肤品,尤其受女性欢迎.  相似文献   
8.
人居环境各子系统之间或它们与系统外部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并且通过生态流(Flow)的集聚与扩散形式联接起来,以此实现人居环境各种功能的正常发挥.将生态流的作用机制概括为人口迁移、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消耗)、信息传递和货币增殖,并构建人居环境系统生态流作用机制模型,以此加深对生态流的作用机制的认识,有助于人居环境的优化调控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反思性教学实践的过程,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的过程。反思性教学实践要求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实践  相似文献   
10.
贫困生已成为高校中心理和行为问题高发的特殊群体,而农村贫困生是其中最典型的弱势群体。在充分认识解决农村贫困生心理问题意义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其心理问题的特点及成因,针对农村贫困生的强烈自尊和自卑感、敏感及人际适应不良、抑郁和焦虑等心理特点,提出在给予资助时应注重细节,重视方法,并进一步提出解决其心理问题"四个教育"和"四个辅导"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