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2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烦忧》的三个圈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义华 《学术论坛》2005,(7):155-158
《烦忧》一诗无论是在诗歌意象还是文本的叙事策略上都受到了保尔.福尔诗作的影响;《望舒诗稿》中对《烦忧》诗的音律的修改这一事实说明,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戴望舒就已经开始了对早期诗歌观念的自我修正;对《烦忧》一诗的思想性在认识上的差异和分歧,突出了现代文学研究领域中传统批评意识的某些弊端。  相似文献   
2.
分身术是沈从文小说创作日趋成熟之后经常使用的一种人物创作方法,在弗洛伊德白日梦创作理论和人格结构理论的启发下,沈从文运用“主观分裂技巧”,将自身的不同侧面投射到小说当中化为一众分身人物。就类型而言,一是探讨追求爱情的不同路径的“爱情分身”,二是体现其在城与乡之间摇摆游移的自我定位的“文化分身”,三是象征着记录与“凝固”生命的不同方式的“艺术分身”。这些分身反映了沈从文思想的矛盾、分裂,也体现了他对于主体分裂性和复杂性的深刻认知。通过分身人物的言说与对话,沈从文不仅实现了思想观念的梳理、超越与精神的自我疗愈,也通过对文本“对话性”的凸显使小说体现出了明显的复调性。  相似文献   
3.
学科应用性主要是用来衡量学科体制的健全程度和发展水平,汉语言文学专业在高校专业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提高该专业学科的应用性是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特点出发,对提高专业学科应用性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5.
在白先勇独特、丰富自足的审美世界中,忧患意识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基因而存在;在审美个性、本能及童年经验、社会文化、社会生活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白先勇在审美心灵图式上表现出传统与反传统之间游走与抉择的心理态势和价值取向,在审美情感倾向上则表现出关注女性和文化乡愁的特征,并最终在作品中表现出阴柔之美和悲悯感伤基调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审美个性、本能及童年经验、社会文化、社会生活等影响白先勇心理态势和价值取向的因素的分析 ,揭示了白先勇在传统与反传统之间游走与抉择的审美心灵图式及其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试论女书唱词《祝英台》与壮剧《梁祝》的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的强弱态势、民族性格以及文化传播主体、途径、方式的不同导致了女书唱词《祝英台》与壮剧《梁祝》的文化差异 ;强烈的女性意识是女书唱词《祝英台》最突出的文化表征  相似文献   
8.
有学者根据顾彩<客美纪游>的相关内容,认为长阳南曲渊源于容美土司时期司主田舜年、田丙如、田旻如对昆曲<桃花扇>的移植和扶持.但笔者从曲体结构,乐器伴奏形式、演唱组织形式及传播影响的地域性等方面论证长阳南曲与昆剧<桃花扇>有差异,认为二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界定为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9.
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梁启超与胡适的文化论战具有明显的社会功利与个人功利色彩;在针锋相对的表象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共同的文化调和主义立场。这一场文化论战,是现代性进程中的内在调节行为,体现了转型期中国文化现代品格的多面性与自我调适的可能性,因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孔子诗教观的意义指向与《诗经》文本的社会文化形态之间存在着某些间隙。透过这些间隙,我们可以发现孔子与《诗经》的多重对话关系,以及晚年孔子的生命情境;从《诗经》出发,最终又回到《诗经》,孔子藉此完成了其生命与文化形态的内在逻辑;孔子晚年对《诗经》的整理是其政治、文化活动的一个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