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4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吉士     
赵吉士(1628~1706年),字天羽,号恒天,休宁县人,清顺治八年(1651年)举人。康熙七年(1668年)。授山西交城知县。境内交山是盗贼的巢穴,由于范围广,山高谷深,道路险阻,官府对盗贼一时也无计可施。吉士到任后,定先抚后剿之策,对投降者,宽大处理,并叫他们招抚其他的党羽。同时选拔乡兵,将百余名武艺高强的人组成一队,命令缙绅之家每户出一丁,一同承担护城任务。行保甲法,凡匿贼者连坐,使盗贼不敢名目张胆的下山抢劫。  相似文献   
2.
汪华     
汪华(586~648年),字国辅,一字英发,又名世华,歙县登源里(今属绩溪县瀛州)人。 3岁丧父,母郑氏带着他寄居歙县郑村舅父家,8岁时母亦卒。汪华小的时候就很有王者气度,相传九岁为舅父放牛时。高坐在大石头上面,指挥一同玩耍的小伙伴,毅然有将帅之风。  相似文献   
3.
汪机 徐春甫     
徽州人物 汪机和徐春甫是新安医学中最为重要的两位代表。汪机著书立说,写下13部医学著作,阐述自己的医学思想,为新安医学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他还广招门人,培养出一大批接班人,代代相传,为新安理学扩大队伍,形成流派,奠定人才基础。徐春甫则以自己的高超医术在宫廷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最有名气的御医。并在京为首发起并组织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医学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编纂《古今医统大全》100卷,使新安医学走入上层社会,走出国门,享誉世界。  相似文献   
4.
戈鲲化,字砚约,一字彦员,休宁县人,生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  相似文献   
5.
金庆慈(?~1905年)原名殿祥,字炽昌,号苏城。黟县渔亭玛川村人。  相似文献   
6.
朱简     
朱简(1570?-?),字修能,号畸臣,休宁县北门人。幼年读书就能能辨认古文奇字,成年以后,钻研书法、六书及诗文,曾师从陈继儒游学。对字学非常精通,尤其擅长古篆,喜爱篆刻。  相似文献   
7.
许国     
许国(1527~1596),字维桢,号颍阳。歙县东门人。少年时代在当地求学,先后在歙县斗山书院、黄山符祥寺、齐云山朗灵书院读过书。18岁考中秀才,然后往灵金山(今徽州区呈坎乡灵金山)石山精舍开馆讲学。明嘉靖二十五(1546年),赴应天府(今南京)参加乡试,没有考中,此后又五次参加举人考试,嘉靖四十年,第六次应考,考中第一名举人,俗称解元。嘉靖四十四年,考中第七名进士,按例授翰林院庶吉士。  相似文献   
8.
虬村黄氏刻工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刻书史上,明万历至崇侦时期,徽版图书曾有过光辉灿烂的业绩,被称为徽刻时代。徽州刻书业的兴起,除了徽商和徽州文人的推动外,端赖朗县虬村黄氏刻工的精雕细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被时人誉为“雕龙手”①,“时人有刻,其刻工往往求之新安黄氏。”②然在传统中国,刻工社会地位低下,使人对其生平几若罔闻,而可供研究的资料亦极有限,本文特以相关族谱为据,试就虬村黄氏与徽州刻书等有关问题,略加考述。虬村黄氏源效汉江夏魏郡太守黄香,传入世为黄积。积字元集,生于晋太康九年(288),太兴三年(320)任新安太守。卒放官,…  相似文献   
9.
黄山短波     
绘画难,书法难,篆刻更难。其难难在篆刻必须同时具备文字功底、书法技艺与绘画技巧。又要把这三者融于方寸之中。用“镌刻”的形式表现出来。“识字”不一定会书法,会书法不一定懂绘画,懂绘画又不一定能捉刀。三者缺一不可。篆刻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其融字、书、画于小小方寸之中,刀痕笔意,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0.
微州方志与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观念背道而驰,强调环境决定徽州人对经商职业的选择,不存在职业的卑贱。志书代表地方官府和地方精英的观点,他们的看法为徽州人经商带来宽松的环境,鼓励和促进了徽州人闯荡商海。志书还从勤俭、尚义二个方面,对徽商人格给予肯定。志书还鼓励徼商创业,提倡“廉贾”价值观。在志书中,编纂者通过各种方式为商人代言,创造良好的经商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