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无疑,经济转型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但与经济转型相比,新的道德体系的重建是目前更严峻、更迫切的问题。随着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因难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而逐渐解体,新的道德体系并不会随新型社会形式的建立而自动完成,这导致我们整个社会道德水准大幅度下滑。重建新的伦理道德体系,既需要我们到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中去摸索与发现,同时也需要我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提出各种  相似文献   
2.
现代技术从表面上看是科学技术,但实际上是一种以利润为指向的资本化的技术,以科学技术面貌堂皇出现的现代技术实际上只是经济的技术、资本的技术。像人类所有其他实践世界一样,技术世界也是以生活世界为前提的。现代技术危机的根源在于人们生活世界的危机,现代技术危机的克服也只有回到生活世界才有解决的可能与希望。如何克服现代技术的危机?世界意识的建立,技术设计的人性化,这是从技术与生活世界相关性角度反思技术所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已经在此     
所有技术都有其起源和历史,新技术与过去的技术之间有着内在的继承性和逻辑关系。只有通过对已经在此的技术和它们所聚集的过去生活世界的理解,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技术物体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笛卡尔早期把动物比作自动机,提出了“动物是机器”的观点,由此从动物界扩展到了整个物质世界,为其机械唯物论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持,并通过身心二元论的视角强调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拥有理性的灵魂。在后期,笛卡尔用身心交感说消弭其早年在灵魂与肉体之间划下的鸿沟。笛卡尔的动物观是在充满着矛盾和自我修正的过程中发展的,虽然有人提出质疑,但它仍对当时的社会思潮及后世哲学起到了积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是目前人工智能研究最主要的分类之一。在存在论层面,弱人工智能是人类生存的技术手段,而强人工智能则是如同其他生命一样,可在真实世界中生存的人工的智能生命。按照生命演化史上其他生命,特别是人类的进化模式,作为生命的人工智能的演变不应是奇点式突变,而应是渐进式进化。如果说弱人工智能的威胁是人类历史上又一次新的技术威胁,那么人工智能生命的威胁则在于生命演化史上首次可能出现类人类和后人类生命,这改变了人类在生命演化史上的价值和意义。后人类生命的出现,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类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在人类视角和生命共同体视角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6.
7.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致力于对传统机械论时间观的批判,反对用空间概念描述时间,认为时间是一种纯粹的、不可分割和不能测量的绵延。胡塞尔时间分析的重点不再是对时间与空间进行切割,而是对内时间意识进行描述,认为时间是一个由原印象、滞留和前摄组成的不可分割的连续体。正是柏格森和胡塞尔在时间问题上所做的铺垫,时间才成为海德格尔存在论分析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已有技术理论的“悬置,”伊德直接从技术与人和世界的相关性研究技术,认为不存在纯粹的技术本身,技术是一种关系性存在;技术既改变了人对宏观世界的认识,也改变了人对微观世界的感知,使用技术的知觉与不使用技术的知觉具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的,现代化建设期间科技文化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本文在对学术界关于科技、文化、社会现代化等方面的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后,从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意义、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之路及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呼唤科技文化三方面展开论述,并试图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措施或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