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她的名字是时尚杂志的"常用词",她的王国在企业界呼风唤雨,她的名言被世界各地的女人奉为经典座右铭……她就是雅诗·兰黛."雅诗兰黛"化妆品王国的开山者,被誉为"化妆品女王".  相似文献   
2.
卫三畏作为美国早期来华的一位著名传教士,自19世纪30年代来中国后,以传教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在中美《望厦条约)和《天津条约》中积极参与,促成宽容条款加入中美《天津条约》。主张利用儒家经典推广在华传教事业,认为只有以武力在中国传播福音才能拯救中国。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著述,增加了美国对中国的了解,虽不乏以偏概全,但他的研究体现了美国中国学研究重视现实问题的发展路径,并推动美国汉学走上职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3.
她的名字是时尚杂志的“常用词“,她的王国在企业界呼风唤雨,她的名言被世界各地的女人奉为经典座右铭……她就是雅诗·兰黛.“雅诗兰黛“化妆品王国的开山者,被誉为“化妆品女王“.……  相似文献   
4.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府将“风俗”、“学说”的更迭作为施政的优先考虑要素。一方面,继承辛亥遗产.创立新俗,强化政府权威和国家意识,完成南京临时政府遗留的任务。设立国定纪念日和创立国葬典礼,即是以政治社会化的手法维持政治秩序、维护政府权威的典型例证;另一方面,为配合政治上的复辟,北洋政府尊孔复古,利用政治资源为旧道德、旧礼俗披上了合法性外衣.一些曾经被辛亥斗士们批判的恶风陋习又借助政权力量肆意弥漫。“继承”与“异动”成为这一时期最鲜明的变俗特征。  相似文献   
5.
晚清时期,洋务官僚们历经35年创办的洋务运动虽然迈出了中国现代化的步伐,但最终以失败告终,中央权威的衰落对其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7.
政府移风易俗的本质主要是发扬良俗、变革陋俗,使民俗与社会发展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1927年国民政府建立后,即需革除陋俗旧染,推行良风美俗。从上海个案可以看出,国民政府时期政府主导的移风易俗活动涉及面广,是全面的推进,其间立新与破旧并重,并表现出以地方利益为重等诸多特点。由是,这一时期的移风易俗历程呈现出多重面相。  相似文献   
8.
1934年,历时15年的新生活运动在南昌正式拉开序幕,政府意在通过一定的组织,以系统的方式、自上而下地进行社会改良.从启动到因抗战而中断,上海市的新生活运动可以分为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34.2-1934.7),系统初建,宣传为主;第二阶段(1934.7-1937.8),组织加强,逐步推进.这种以政府主导的推行系统对于新生活运动有利有弊,难以达到预设的社会动员效果.  相似文献   
9.
国民政府时期,为确立并推行各种革命纪念日,传播和灌输政治文化,政府不惜动用行政力量,为纪念日的运行预设法统性地位和社会空间,并征用传统节俗仪式,建构革命纪念日。然而,在具体运作过程中,纪念日本身的缺陷与地方政府的随意变通、广大民众的消极敷衍等诸多因素的出现,使纪念日的推行陷入困境,直接影响到仪式政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从政治统治的角度来看,民俗是一种重要的规范社会个体行为、维持社会秩序的社会控制机制。近代以来,民俗变革与秩序稳定、经济发展、文明进步息息相关,国家权力由此介入其中,是政府维护政治统治的传统手段,亦是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规定性的产物。本文以上海一地为个案,探讨民俗变革这一政府行为的动力,不仅是梳理民俗变迁历程的一条重要线索,而且可视为这一时期政府行为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