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1篇
综合类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回忆早期《文史哲》杂志社社长华岗同志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正> 今年是《文史哲》杂志创刊三十周年,《文史哲》的年轻读者,大概不大知道华岗同志和《文史哲》的关系吧!但是,对于五十岁左右的老读者来说,华岗的名字和《文史哲》简直是无法分开的,只要翻阅一下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五五年的《文史哲》目录,就可以看到他是这个时期《文史哲》上发表文章最多、影响最大的作者,从总第一期到总第三十五期,他大约发表了近四十篇文章,几乎每期可以读到他的文章。这个时期是  相似文献   
2.
胡适在贩卖实用主义哲学的时候,是挂着达尔文进化论的金字招牌的。这一著颇能唬住一些人。有些人在上胡适圈套的时候,就是从他的“进化论”的“科学方法”开始的。其实,胡适所标榜的进化论,只是庸俗进化论。而庸俗进化论和科学进化论,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思想体系。科学进化论是伟大自然科学家达尔文创立的。达尔文唯物地解释了生物对生活条件的适应性,并且科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主义问题论战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主义问题论战是五四时期恩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之间的一场重要的思想斗争。这次论战是在具有初步马克思主义世界现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和以梁启超、张东荪为首的研究系之间展开的。研究系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改良派,它的首领梁启超在滿清末年是反对民主革命的君主立宪派健将;辛亥革命中是拥护袁世觊而扼杀革命发展的君主立宪派的思想领导者,值领导的进步党一直讨好袁世凱;袁世凱倒台后,他成了段祺瑞军伐政府的财政部长,亲手和日本订立了几笔卖(?)借款。研究系的这批政客一直是  相似文献   
4.
一五四运动以前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傳播辛亥革命以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了反对封建主义,曾经在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潮的同时,开始把无政府主义这一小资产阶级思想介紹进来。同盟会中的一小部分盟员就是带着无政府主义思想倾向,参与革命活动的。当时除了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和由吳玉章同志主办的“四川”杂志上有一部分稿件宣传无政府主义思想外,还有专门宣传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报刊和小冊子。一九三○年张继编譯了无政府主义小冊子;一九○七年李石曾在巴黎创办“新世纪”周刊;一九○八年张继、刘光汉在东京发刊“衡报”、“天义报“,鼓吹无政府主义,不久由于张继、刘光汉相继回国,两报均停刊。辛亥革命以前,只有“新世纪”周刊坚持出版到一九一○年五月间。  相似文献   
5.
史学理论研究中的阶级和阶级分析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最近一个时期,史学界和理论界都展开了有关阶级斗争问题的讨论。有的同志认为,阶级社会历史的发展动力是生产方式的改变;有的同志认为是阶级斗争。其实,这两个论断是可以统一起来的。把生产的发展同阶级关系变化的本质联系加以论证,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贡献。从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到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们都指出过阶级斗争是理解中世纪以来法国历史的钥匙。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在批判了“四人帮”的“影射史学”之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研究和史学概论的建设,重新引起了史学工作者的重视。先后发表了不少文章,出版了三本专著:葛懋春、谢本书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白寿彝主编的《史学概论》、田昌五、居建文的《历史学概论》。这些文章和专著,对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史学概论这个新的学科,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尤其是三本专著的出版,更是建设这个学科的有益尝试。但是,目前对历史科学概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它的体系究竟应该怎样?还存在着不少分歧意见。为了深入开展这场讨论,推动历史科学概论这个新学科的建设,从而推动历史科学研究的发展和繁荣,我们请《历史科学概论》一书的作者写了这篇文章。希望关心这一问题的同志,踊跃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7.
<正>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马克思主义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它既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基本读本,又是我们学习哲学史方法论的极好教材,是熟练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哲学史的伟大范例。在今天重温恩格斯从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中总结出来的历史经验,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实践和认识。政治斗争和哲学斗争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学习并运用批判继承方法,从而提高哲学史的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8.
山东大学历史系中国思想史討論班,最近就历史文化思想遺产批判繼承問題进行了两次討論。討輪的問題包括:对毛主席关于古代文化遺产的批判继承方针应如何理解?怎样区分古人思想遺产中的封建性糟粕和民主性精华?以及思想发展的继承性和阶級社会中思想体系的阶級性的关系等等。在討論中,大家本着百家爭鳴的精神,积极提出了自己的意見。現在,关于这一問題的討論尚未結束。茲将討論中的部分內容綜述如下: 关于古代文化遺产的批判继承方针问题,毛澤东同志早就明确的指出过f: “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新民主主义論》,《毛澤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哲学体系是唯心主义的。他在认识论上持有先验论的观点,吹捧“生而知之”,肯定“上智与下愚不移”,贱视生产技术知识,强调学习贵族政治,伦理教条,无疑都是应该加以认真批判的。但是,孔子作为教育家,他的教学实践是以“学而知之”思想为指导,以多见、多闻等感性活动为知识的源泉,注重力行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这些在先秦认识论发展史上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商鞅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在秦国实行变法前后达廿年之久。他的法治理论和实践,在中国古代史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根据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原则,对商鞅变法进行马克思主义的评价,给予一定的历史地位,本来是史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是,自命为当代法家的“四人帮”却打着批儒评法的旗号,肆意涂抹商鞅的历史,不准人们一分为二的研究新兴地主阶级代表人物,特别是反对人们具体议论这些人物的阶级局限性,用以宣扬英雄史观,兜售阶级调和论,借美化古人来吹捧他们自己,为其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鸣锣开道,因此,清算“四人帮”在商鞅评价中的谬论,揭露他们的政治阴谋,把颠倒了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