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罪犯自杀的危险因素与自杀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杀一直是人类关注的问题,而对罪犯自杀的研究起步较晚,论文数量较少。西方犯罪学工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影响罪犯自杀危险性的因素,提出了有关罪犯自杀思想、自杀行为产生过程的理论模型,如压力—脆弱模型、聚合优化模型以及生物社会心理模型等。  相似文献   
2.
以济南市一所公立幼儿园445名3~6岁儿童为被试,使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学前儿童说谎的一般特征及与母亲教养方式的关系,结果发现:学前儿童说谎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3岁儿童说谎高于5、6岁儿童;母亲拒绝显著正向预测儿童说谎,母亲拒绝水平越高,儿童说谎行为越多;儿童性别在母亲温暖和说谎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即母亲温暖程度越高,女孩的说谎行为越少;母亲温暖对男孩的说谎没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情绪调节与个体依恋策略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依恋是抚养者与孩子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上的联结,情绪调节影响着个体依恋策略的形成与发展。鲍尔比在其生物学理论中指出,人类婴儿生来就具有寻求并维持与重要他人亲密关系的行为,这种寻求接近的行为是天生的情绪调节装置,具有重要的保护功能。沙沃尔等人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把情绪调节和依恋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依恋策略形成的动力激活模型。  相似文献   
4.
家庭对儿童欺负受欺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校中儿童欺负、受欺负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因素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依恋理论、社会学习论以及家庭系统论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家庭影响儿童欺负的机制。欺负者、受欺负者以及欺负受欺负者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父母所采取的教养方式具有很大的差异。男孩受欺负者的家庭过分亲密,而女孩受欺负者的家庭成员联系少,母亲对孩子故意、拒绝;欺负者的家庭通常具有高权利需求、低亲和性的特点,父母通常采用专制型的教养风格;欺负受欺负者的家庭除了具有高暴力、低温暖的特征之外,父母管教方式通常不一致。兄弟姐妹关系也影响儿童的同伴交往技能和同伴地位。  相似文献   
5.
6.
小学儿童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归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投射法对小学一、三、五年级儿童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的归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小学儿童对亲社会行为倾向于做内归因,而对攻击行为内外归因的差异不显著。性别因素与儿童对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的归因无关。小学不同年龄组儿童对两种行为的归因均无显著性差异。儿童对4种不同故事情境(分享、助人、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的归因在某些维度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