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陈荣捷一生致力于中国哲学研究,他深厚的哲学功底、独特的研究路径以及精审的治学态度使之成为朱子学翻译与研究的权威。从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来看,陈荣捷能够顺应美国哲学场域中盛行理学研究的主流学术研究趋势,使其秉持的学术惯习和持有的社会文化资本能够在场域中得到充分的实践,促进了朱子学在英语世界的接受与传播。陈荣捷的朱子学翻译与研究维护并巩固了美国哲学场域的结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其自身累积了更多的社会文化资本,从而在场域博弈过程中占据了更加有利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关联翻译的本质属性为:交际性、动态性与阐释性。交际性实质上是视域融合的对话过程,动态性体现了视域融合的历史性,而阐释性印证了视域融合的相对性。关联翻译的本质实际上是各视域相互融合的对话交际过程。  相似文献   
3.
一致性原则是确保英语语篇连贯的重要因素之一,汉英翻译中要使译文具备可读性,就要考虑译文在语法方面是否符合英语的一致性规范,只有主谓、结构、时态等方面一致,篇章才有连贯性与统一性可言。在此以学生译文为语料,通过比较分析的方式,阐明汉英翻译中译文一致性对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联翻译理论是认知语用学应用于翻译研究的典范。将关联翻译理论应用于文本解释力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 但对该理论本身的研究论著却相当有限。本文尝试从实践哲学视角对关联翻译理论的基本概念进行解读, 将关联翻译理论中的三元对话交际、认知语境、意图观、最佳关联性及信度与效度分别与语言对话交往实践、生活世界、语言构成性规则与协调性规则、实践的动态性及交往语用等效进行比较分析, 印证该理论蕴含的实践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