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1.
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连接教育宏观改革和微观改革的核心和纽带,也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细胞。其中,研究生课程建设在我国高等教育课程结构总体框架之内,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研究生课程建设一直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许多问题在认识上还比较含糊。本文拟对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几个问题作些尝试性探讨,以就教于同行。 一,关于研究生课程建设的目标意识 美国学者赫斯特曾明确指出,没有目标就没有课程。研究生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学术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有效地培养出高质量的研究生,研究生课程建设必须目标明确、具体、实用,易于在操作中实施.我们可以将目标分成三个等级。一级目标应为培养对象总体培养目标.只有强调了总体目标,并以培养对象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指导设置课程,才能进一步确立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为二级目标。根据总目标参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高等院校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高校已不仅仅是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而且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开展了科学研究,并使研究成果与生产迅速结合起来,作用于经济建设,推动了生产力向高水平方向发展.高校兴办产业,将这种结合更直接、更迅速、更高水平地表现出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校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其蓬勃发展的势头促进了高校走出传统封闭的状态,与社会紧密联系,对推动经济发展也起了较大的作用.笔者仅就高校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内部管理谈一些管窥之见.一、高校产业的重要地位现代经济飞速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院校是科技进步的源泉,高校除了为社会培养人才外,还将科技成果服务于社会.而高校与企业携手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据有关资料统计,欧洲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当高,二战后,美国的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为80—85%,英、法、德为50—60%,前苏联为30—50%,而我国仅为10%左右.  相似文献   
3.
西安事变,猝然爆发,震惊中外,继而和平解决,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在事变解决的过程中,张学良、杨虎城以民族利益为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都是勿庸置疑的。同时,南京国民政府作为参与解决事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事变和平解决的过程中也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研究中,我们往往在宋氏等少数人的个人行为上着墨过多,而对南京国民政府解决事变的策略和作用从整体和宏观上考察和把握不够。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些努力,以冀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叙述新世纪文学发展的基础上,对文学期刊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文学期刊要有明确的主体意识和市场意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