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法制现代化最终是人的现代化,法治的最终实现也必将落实在社会大众法律意识。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具体表现为社会大众权利意识的普遍觉醒。由于法律意识的提高深受社会结构、文化以及法律本身的价值的影响,所以必将存在着直接制约着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影响法律制度的贯彻与实施阻却性因素。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法律意识现代化的阻却因素的理论语境和现实背景,接着深入分析了我国当前法律意识现代化的阻却因素的现象及其原因,最后提出了消解这种具有异化性能因素的原则及策略。  相似文献   
2.
当前,危害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的重大事件频发,为有效弥补行政管理的不足,民事诉讼法中增加公益诉讼的内容有其必要性,也有可行性。在实践中,较之行政管理权来说,公益诉讼只能作为行政管理的辅助和补充手段,否则,容易弱化行政管理职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对公益诉讼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其中:对作为公益诉讼原告的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的规定有较大争议,检察机关不应具有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非官方的社会团体和个人应能作为原告提起公益诉讼;公益诉讼的范围只列举了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需作进一步全面、可操作性的具体规定。在公益诉讼的费用和诉讼请求种类方面,也应通过司法解释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