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4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怎样才能开展得有声有色?怎样才能根据思想教育规律,用人类科学知识的传授,智能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陶冶塑造时代的新人呢?我们必须记住列宁的一段话:“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工作的向导.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全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改善,适应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为更好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缩短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本文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和如何处理作以探讨.一、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还应注意加强的几个问题(一)注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的有机结合高校培养的学生是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专门人才,社会主义高校培养的学生是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一个时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忽视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任务,而把培养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正处在独立意识发展时期和社会交往日趋增强时期,他们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自觉地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以期尽快适应社会生活,使自我意识同群体意识统一。基于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机制,认真贯彻执行大学生管理规定,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990年3月,我院以学生会干部自己组织并做总体设计,自己领导开展的“十无”百日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教材工作规程》第十一条指出“要重视为本校开设的课程选用高质量的、不同特色的教材。不得片面强调提高高等学校教材的自编率。对于不具备自己编写高质量教材条件的课程,应积极选用外校编写的质量较高的教材。组织选好教材是任课教师,也是各系、教研室以及学校教材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学校要为选用教材提供尽可能完整的信息资料,开展教材的宣传和评介工作”。这标志着教材评介与选用和教材建设工作一样重要,纳入学校建设正常轨道,进而提高教材工作。本文就教材的评介与选用,谈谈粗浅看法,以期对搞好教材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绥拉菲莫维奇是作家亚力山大·绥拉菲莫维奇的笔名,他的真名为波波夫.1861年1月7日出生于下古尔莫亚斯卡娅镇,现称罗斯托夫州茨姆良镇.1949年1月19日逝于莫斯科.著名作家、新闻记者,哥萨克军官家庭出身.童年在顿河渡过,顿河的大自然美景给他幼小心灵留下难忘的印象.家庭几度搬迁,后来于1874年定居于乌斯季梅特维季茨基镇.该镇于1933年塑立作家雕像,并因此获得新名,绥拉菲莫维奇市.他早年在家自学,后来考入中学,中学时代并没有给他留下什么印象.在童年时代印象最深的是对逃亡哥萨克百姓的镇压,这一段的回忆后来反映在他的短篇小说《童年插曲》中(1989年).接触俄罗斯精典著作之后,他步入成名之路.他拜读了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托氏直朴的文笔使童年的作者羡慕不已,作家的文集《首篇》曾提到这点.后来他又称契柯夫为自己导师,终生崇拜契氏的写作天才.  相似文献   
6.
孟姜女传说在唐前及唐经过了漫长而又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在唐代基本定型的孟姜女故事中,我们可以寻绎到前代孟姜女故事的流变,是一个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知识背景、不同思想情感的创作者对这一题材内涵进行改造、妥协、融合推进的历史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不是适用于其他一切社会主义国家,而是根据我国国情得出的科学结论,即是说,社会主义在我国要分两个阶段来完成,一个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另一个则是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正因我国具有一般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重属性,那么就必然有社会主义的普遍特征,又有自己的独特性,这个独特性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 从广义上说我国具有一般社会主义国家所应具备的经济特征。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是和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采用“移觉”修辞格。这种修辞格用得好,对读者颇有说服和感染的力量。那么,什么是“移觉”修辞格呢?所谓“移觉”就是人们在描写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值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受相通的心理效应互相映照,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进而产生渲染、深化诗文意境的效果。刘鹗的《明湖居听书》中,作者描写白妞演唱绝技时,写到:“(声音)忽又扬起,象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因声音的高低快慢,迥环转折是可用听觉器官来感受的,似乎视觉器官对此力不从心。可是,刘鹗先生把听觉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