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农地流转是解决农地家庭承包制与集约化农业生产之间矛盾的必然手段,法律制度是确保农地流转的基本保障。然而,相关法律在调整农地流转时却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完善:一是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对土地投资入股的方式与风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性质、农地流转的登记与农地流转的监管制度进行完善;二是完善《信托法》,增加土地信托的规定;三是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成员的出资方式、合作社的法人性质、合作社及其成员的法律责任等问题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
自2006年7月1日实行工资制度改革以来,事业单位推行岗位设置管理等各项改革制度相继出台,岗位设置管理是目前高校人事制度和薪酬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从岗位设置的角度分析岗位聘任与管理、岗位考核、分配制度、职称制度等系列人事制度的改革机遇及挑战,从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出发,对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一些设想及思考。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们对基本发展权利、机会公平的正义诉求,造成了理想与现实的结构性紧张。在经历"遭遇不公正对待、心生焦虑、进而怨恨和积极抗争"等社会和心理事实后,这个群体形成了其特有的社会正义感。据此,从社会融合的要求来正确干预和引导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正义感就显得十分必要,要求应确保他们的起点公平,用制度保障他们的发展权益,注重社区道德发展以促进他们在社区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标志着农业中介组织发展进入了依法发展的新阶段。农业中介组织一方面具有连结农户与市场、有效降低政府贯彻涉农政策的监督成本等正外部性,另一方面农业中介组织又存在提供有限的公共物品、不能解决所有的公平和效率矛盾和冲突等局限性,以及信息不对称性、其管理者和领头人的"败德行为"等组织失灵现象,因此政府有必要对其进行宏观管理。从制度视角架构了农业中介组织宏观管理机制,发展规划机制、资源管理机制、管理机制和社会协调机制是农业中介组织宏观管理机制四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分别发挥着制定农业中介组织发展规划、标准和法律政策;提供培训、支助延伸研究、激励约束、协调等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