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业教育是未来主导性教育体制与教育形态之一 ,它植根于创业概念、创业现象、创业学、创业大赛、创业者的研究之中。创业教育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 ,从精英到平民的道路。创业教育的兴起是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价值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1 人类是宇宙的创生物,是宇宙制衡的产物;文化是人类的造物。经验地看,文化同宇宙相去甚远,完全是属人的存在物。然而,终其极,文化也不过是宇宙的一种化物,是宇宙运动的一种“几性”转换,是宇宙的一种态。近态相观,文化更直接的是人类的衍生物,人类创造文化,文化也造就人类,文化的发生发展史就是人类的发展发生史。不在思辨中进行转换,直观上我们也偶尔化的运动中窥见些许近乎宇宙变演的规律。这一切是因为:文化、人类均是宇宙的“同体物”,完全没有摆脱和宇宙根本上的同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感觉在“心”的概念中占有重要地位,感觉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认识对象。精神与文艺生产,应该给感觉以高度重视。感觉永远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最生生不息,最鲜活灵动的领域。感觉形态学和感觉价值学的研究,将为文艺和精神生产研究开拓一片丰盈的土地。  相似文献   
4.
信息媒体环境给写作教育带来巨大冲击,专家咨询系统,积件式电子写作教材,学生学习系统,智能化写作平台将成为电脑写作工程的反柱组件.普及化、终生化、个性化、国际化的教育现代化目标,应尽早在写作教育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5.
宇宙秩序是依据能量运动规律——高能价值论建立起来的。如果从器物层、权伦领域、体制层面、意识形态层面去看,文化评判也遵循这个规律。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全民创业教育体系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必须打造“全民创业教育体系”。应该将其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建构创业国民教育体系、构建全民创业文化、完善创业协调机制和社会支撑体系,要编制创业教育规划、创建全民创业的社会服务体系、大力开发社会创业教育资源和优化创业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7.
电脑写作层次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脑写作可以极大地提高文本质量、写作效率 ,它是书写方式的革命 ;电脑写作在减少重复劳动 ,瞬间传递 ,存储全息、立体 ,以比特的方式在屏幕显示 ,没有体积和重量 ,可无限复制 ,光速传播 ,可供无数人阅读 ,在多媒体化上蔚为壮观。目前 ,电脑写作还处于利用其编辑功能来实现文章的自动生存阶段 ,没有真正在电脑中实现人类自身意念的自动生成。克隆技术和电脑战胜国际象棋大师 ,标志着人类正式进入第四次浪潮时代或称为数字化生存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8.
蓝色,或许是女性文学的象征。蓝色第一次与女性文学结缘是由于法国朗布耶侯爵夫人于1610年在私宅“蓝屋”举办了沙龙。在那个法国女性辉煌的时代,沙龙成风。几乎整个法国的上流社会人士和文学艺术家都做过法国贵妇人主持的沙龙的座上客,他们在“女王”们的招待下谈...  相似文献   
9.
三创教育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创教育不是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算术相加,而是将其有机结合的统一体;三创教育要找好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10.
写作建构论     
一写作的奥秘在哪里,这是一个人类自古关心的古老课题。人类曾试图对之作出各种解释:当人们强调写作奥秘在于写作有丰富的生活,具有了源头活水时,这实质是强调了客体能量系统;当人们强调写作的奥妙在于写作者总是敏于掌握和创造写作技巧、具有极强形式感的时侯,这实质是强调了形式(或符号)能量系统;当人们强调写作的奥秘在于写作者思想和情感很有质量、主体具备创作的潜能和个性时,这实质是过分强调了主体能量系统。实际的情况是“独木不成林”。令人困惑的是,片面地强调某一侧面的现象却总在写作理论史上交替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