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过去20年间学界流行的“另类现代性”思想对挑战以欧美为中心的现代性概念有重大意义,而“另类现代性”因在学界和政治界流行而面临批判.亚洲诸社会在历史上早就寻求另类性,以回应欧洲现代性的挑战.但1980年代以来文化差异性却成为“另类性”最重要的标志,因其具有反霸权的文化意涵,并要求重新理解现代性,但也模糊绝大多数“另类性”力求超越的现代性时空霸权及发展主义霸权框架内的陷阱,无视全球资本主义这一生产差异但也限制差异的结构性圜局;并将人们的注意力从急迫的结构性问题转移开去,如伴随新自由资本主义全球化而一同全球化的社会性不平等和政治性不公正.因此有必要在其所在的全球资本主义这一结构性框架内重新表述文化差异议题,以便找出这些政治议题的意涵,从而“重新展想”现代性的历史和现代性史学.  相似文献   
2.
1989年东欧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崩溃使得一部分社会科学家断定,“现代化”理论战胜了用来替代它的其他变革理论,尤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依据的变革理论。在以下的讨论中,我将提出相反的观点。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比以前更加切合于理解当代资本主义,在社会科学文献中这种当代资本主义日益被描述为“全球资本主义”(Global Capitali-sm)。在这里我特别地感兴趣于作为马克思主义一  相似文献   
3.
1999年,王逢振和谢少波合作,以通讯方式采访了一些西方理论家和批评家.本文是德里克对其中部分问题作出的回答,包括现代主义的指涉性、理论的可译性、后现代主义与后殖民主义、东方主义与"自我东方化"等问题.文中观点体现了作者个人的独特视角.全文三万余字,这里发表的是其中的一部分,原文为英文,为了方便读者阅读,译为中文发表.  相似文献   
4.
当代视野中的现代性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语:全球化把作为范式的欧美现代性推及世界每个角落,随之而起的是少数后发国家的崛起和多元现代性(他种现代性)"披着文化的外衣"登上了历史舞台。对于多元现代性,政治家们可能表现出了更大的热情,但对其进行学理分析则是学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即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阿里夫.德里克教授对这一问题"深思熟虑"的结晶。身为中国近现代史专家的西方学者德里克对于欧美现代性与他种现代性的分析的确值得重视。现代性与殖民主义有何关系?他种现代性能否真正摆脱欧洲中心主义?作为目的论的现代性范式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中国的革命与现代性之路应如何看待?在这一系列问题上,读者也许不会完全赞同德里克的观点和看法,但从中能得到有益的启示则是肯定的。(周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