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区域中心城市服务业空间布局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服务经济的蓬勃发展,西方国家关于城市服务业空间布局的研究迅速兴起,相比之下,我国在城市内部服务业布局方面的研究仍相对滞后。文章分析总结了西方国家关于城市服务业空间布局的研究成果,采用竞租模型和服务产品理论等理论分析工具,选取广州市作为代表性区域中心城市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服务从业者需求’是服务业空间布局理论体系的重要变量"和"‘多元集聚’是优化城市服务业空间布局的必然选择"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为客观把握国内政府治理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为政府治理实践提供智力支持,本研究运用Citespace V软件以CSSCI数据库(2000—2019)关于政府治理的511篇文献为数据源,绘制了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关键词共现聚类知识图谱和关键词共现时区视图图谱,通过解读知识图谱发现:我国的政府治理研究经历了奠基阶段、发展阶段和创新阶段;当前研究热点主要围绕治理及政府治理的概念辨析、政府治理模式、政府治理方式创新三大主题展开.随着治理环境的日新月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大数据+政府治理的应用、政府治理评估模式的更新预计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3.
界定了服务产品流的概念与分类,将区域间服务产品调拨与区域间服务贸易纳入区域服务产品流范畴,讨论了测定区域服务产品流的有关指标,分析了区位商在衡量区域服务产品流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并运用投入产出表分析北京、上海、天津的区域服务产品流的现状和特征,得出重要结论:中心城市服务业具有较强的可流动性(可贸易性)和较高的外向度;第三产业总体上属输出驱动型产业而非消费驱动型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二层次外向度和对输出的依赖度较高,第三、四层次外向度和对输出的依赖度较低。  相似文献   
4.
特困供养制度是迈向共同富裕进程中基础性和兜底性的制度安排。在制度责任主体视角下,我国特困供养制度历经从集体供养到国家供养的变迁历程。在集体供养阶段,互助供养模式使特困人员在国家困难时期得到了基本生存保障,这得益于我国传统道德价值观念与集体主义文化深度融合所奠定的文化价值基础。进入国家供养阶段,国家建立健全了托底供养模式,这是立足国家本位职能、吸收社会契约思想、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和体现。在迈向共同富裕的新阶段,特困供养事业的战略部署应内嵌于共同富裕的总体框架中,建立协同供养模式,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优势,推动特困供养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乡镇政府负担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很大的阻滞因素。基于“结构 过程”的分析范式与压力传导的双向视角,并结合田野调查发现,多重制度逻辑综合作用引致的乡镇政府负担生成机制可解释为“加压容易减压难”。一方面,在压力型科层体制下,乡镇政府受到上级政府的强制性支配,议价空间有限,上级政府较易实现对乡镇政府的加压,这表现为任务分配与任务负荷的失衡、资源配套与高效执行的冲突、检查与迎检的张力、问责与容错的矛盾。另一方面,在自治型村庄治理体制下,乡镇政府对村级组织的行政控制受到限定和约束,减压过程存在任务转包困难、任务承接能力有限、任务落实效果衰减、任务执行动力不足的困境,导致村级组织较难实现对乡镇政府的减压,且乡镇政府还需处理村级组织反向上交的“剩余事务”。“加压容易减压难”导致乡镇政府的治理事务超出其可承载限度,由此生成治理负担。  相似文献   
6.
社区作为人际情感联结最为紧密的治理场域,强烈呼吁情感要素的“回归”,而社区干部的情绪劳动是落实社区情感治理理念的必然要求。通过回顾现有研究发现,情绪劳动策略的选择受到外部情绪表现规则与内部人格特质的双重影响,并进一步影响组织服务质量和服务绩效。在实践场域中,社区干部的情绪劳动策略主要表现为压力型体制下通过表层扮演以伪装出符合上级政府情绪表现规则的情绪状态和“家情怀”文化下通过实现自我真实情感与居民期望情感的一致性平衡来自然流露出热情服务的情绪状态。为削弱情绪劳动的负效用,建议从“去行政化”改革、社区情感资源培育、考核与选聘机制优化等方面重点施策,以情绪劳动增强社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