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 毫秒
1
1.
湘西审美文化有着其自己的文化品格。本文试从审美的角度入手,对湘西审美文化进行分析与阐释,归纳出湘西审美文化的多样性统一、质朴刚健、浪漫诡奇、原始古朴等美学品质,并从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美学等方面对此进行了详实的论证。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传统上非常重视诚信,但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会计人员角色自我认同偏差、角色冲突、角色规范不清以及角色开放性各种因素的影响,会计人员的非诚信行为大量发生,对我国的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危害。笔者从社会角色的角度对会计人员的非诚信行为进行分析后,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巴赫金关于怪诞现实主义的论述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怪诞,狂欢化,怪诞现实主义与狂欢化的关系,怪诞现实主义的审美特征。巴赫金对怪诞现实主义的论述是深刻而具有创造性的。其最大贡献是正确揭示了怪诞现实主义产生的土壤是民间诙谐文化,这对我们正确理解怪诞现实主义、理解拉伯雷小说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庄子散文是奇是的。它以“道”寓“象”,以“象”寓“理”,塑造出形形色色人物和动植物形象。它通过巧妙设喻,以幽殷风趣的小故事和俗不可耐的形象,阐述“道”的尽善尽关、功力无比、至高无上和至大无边。庄子散文的不羁个性,傲视权贵、鄙夷世俗、高蹈遣世的批判精神,大大拓展了我国古代的美学范畴,开创了“顺乎自然,意在言外”的审美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作为傩文化的孑遗,傩愿戏至今仍存活于湘西的僻域山乡,并以其活化石的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关注。湘西傩愿戏衍生于傩,经历了由驱鬼向酬神到娱人的演变,表演独特,唱腔优美,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家女心灵手巧,精于女红。旧有《竹枝词》赞云:“溪州儿女最聪明/描锦挑丝最有名/风采牡丹不为巧/八团芍药花盈盈”,“山村处处柳絮斜/闺女生来会织花/花样织成皆并蒂/不知持赠与谁家”。花是土家女的素材、灵魂与梦想,女红与花有着不解之缘,以挑花、绣花、织锦最有名气。土家挑花,俗称“土字绣”,多以红、白、蓝、黑色直纹平布为底,红白底则挑以黑线,蓝黑底则用以白线,于底布经纬相交处,以土字交点法绣制各种花鸟鱼虫及几何图案。其颜色对比强烈,淡雅相宜,线脚紧密,构图清新。挑出的花形或似藤蔓娇柔,或若柳丝轻扬,或如香兰含露,或象竹之临…  相似文献   
7.
“多元文化”的悖论与当代中国文学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倡多元文化的初衰无疑是反对一极化、一体化和中心霸权主义.有悖于提倡者初衰的是,多元文化的提倡也为狭隘的民族主义精神、落后的甚至低级趣味的文化思想和凌驾于民主之上的权威政治思想提供了合法化的借口.在很大程度上,多元文化也被广泛地、有意识地被误读为"文化平均主义".在"宏观多元文化"层次上的边缘弱势却在另一"微观多元文化"层次上变成了中心和霸权主义.在"微观多元文化"层次上新形成的"地域性或民族性文化霸权主义"就是只在自己以上的层面即"宏观多元文化"层上大讲多元性,而在自己以下的层面即"微观多元文化"层大讲统一性,把文化的多元性力图阻止到自身而止而不愿向下延伸.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出现借鉴西方及拉美文学的荒诞小说,它们或借鉴荒诞手法表现其荒诞意识,或蕴有荒诞效果;主要表现形式有:准荒诞小说、荒诞效果小说、荒诞小说等。  相似文献   
9.
湘西舞蹈从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而言,具有宗教祭祀、表现和传承民俗及历史文化、促进社会交流等多重功能;从人的生命和人的力量显现角度而言,具有原始朴拙、自然天成、平稳中和、刚柔相济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0.
《十日谈》中的喜剧精神与悲剧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并评价薄伽丘的人文主义思想特色 ;论证《十日谈》中的喜剧作品的美学特征 ,指出《十日谈》中的喜剧具有鲜明的“狂欢化”性质 ,并对其中的喜剧的“狂欢化”特点进行分析。分析《十日谈》中的悲剧作品 ,指出薄伽丘在对悲剧冲突的理解上 ,对悲剧人物及其显示的悲剧精神的表现上 ,在对悲剧结局的处理上 ,都已显示出了近代悲剧的重要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