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形势下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对“三农”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首先以湖北省襄樊市的调研数据为依据对此次农资价格整体变动情况作了说明,紧接着对本轮农资价格大幅上涨的深层次原因、趋势及其对“三农”的影响作了深入剖析。结果表明,农资生产原料价格的迅猛上涨是此次农资价格上涨的导火索与根本推动力量,农资上涨基本上冲销了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带给农民的实惠,使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遭受很大挫伤。最后从放开价格、加强宏观调控、改变补贴方式、健全营销网络、完善储备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及监测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业产业化是建设农业强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抓手,更是统筹城乡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作为湖北农业产业化的排头兵,宜昌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近年来呈现突破性、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课题组在对宜昌市农业产业化基本特征和主要做法深入总结基础上,得出4点启示:强化板块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强化科技引领作用,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和培育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突出产品质量生命线地位,融入科技、生态健康元素,培育农产品精品名牌;完善政府及社会化服务机制,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外部环境。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我国其他省市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从种植面积和采用新技术的国家、市场化种植国家集中度、作物品种、性状选择4个方面对当前全球农业转基因技术产业化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对农业转基因技术产业化迅猛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对我国的3点启示:科学合理的确定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优先序;加大第二、三代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并大力推进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大力培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转基因技术产学研一体化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国开放条件下农业研发经济剩余模型对1996-2008年间转基因棉花研发福利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因技术进步所产生的"农业踏车效应"朝不利于农民福利的方向发展,包括我国棉农在内的各国棉花生产者都因种植转基因棉花而在经济利益上遭受显著损失;消费者是新技术的最大获益者,并且随着转基因棉花采用率的提高其将获益更大,而研发者也因知识产权保护获得可观的技术使用费;对一国整体而言,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是新技术的最大获益者。  相似文献   
5.
数字经济是重组要素资源的关键力量,为活跃市场主体、促进家庭创业带来新契机。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基于互联网使用和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构建数字经济指标体系,采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数字经济对家庭创业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家庭创业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但存在户籍和年龄异质性,相较于非农户籍而言,数字经济对农村户籍群体创业意愿的影响更显著;相较于青年群体而言,数字经济对中年群体创业的影响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拓宽信息获取渠道、促进人力资本投资、丰富社交网络,为家庭创业提供机会与路径。鉴于此,可以通过加强信息服务覆盖、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布局、拓宽数字金融服务边界、加快数字化人才培育等措施,在“十四五”时期助力数字经济赋能家庭创业。  相似文献   
6.
作为国际农业生物技术研发领域的新近发展——基冈利用限制技术(GURTs)自1998年首次被授予专利以来就引起各方面的强烈争议,特别是能够致使后代种子不育的所谓“终止子”技术,更是遭到国际社会特别是不发达国家的强烈谴责。首先从技术层面对GURTs进行了说明,然后重点从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对GURTs的态度和申请专利的情况对该技术的研发应用现状作了分析。最后从私人研发商对利润最大化的无止境追求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对”不足、过高的知识产权保护执行成本和能获得超额利润的预期三方面对GURTs产生的内在原因做了深层次剖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