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1.
养老保险制度肩负着解决居民养老后顾之忧、实现老有所养的政策目标,同时还承担着带动消费与扩大内需的战略任务.本文使用2003-2013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经典的消费函数模型对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险支出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养老保险支出显著影响城镇居民消费,并且两者为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员工对工作待遇的要求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尽管传统的报酬对满足员工的基本需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为了更有效地激励并改善员工的周边绩效,企业的报酬形式也逐渐向多样化发展.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员工对非经济性报酬的期望程度以及周边绩效的现状,并利用实证研究法来分析非经济性报酬和周边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非经济性报酬对周边绩效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3.
自然国学是否能形成体系(笔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学 ,指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然而 ,一提起国学 ,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史学、文学、艺术、道德、人生哲学等人文学科的内容。其实 ,国学中还有另一半同样重要、同样辉煌、同属中国文化精髓的方面 ,就是中国传统科技体系 ,包括中国科技史、中国科技哲学、中国科学思维方法等学科的内容。前一半为人文国学 ,后一半当称“自然国学”。 2 0 0 2年 5月 2 3日 ,本编辑部与北京天地生人学术讲座在中科院中国科学技术史所联合举行了“自然国学是否能形成体系”的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六十余人 ,大家对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以下即为一部分专家发言的内容。我们认为 ,对于人类未来的科学和文化的发展 ,中国学者也具有义不容辞的重要的创新使命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无疑蕴涵着创新未来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这成为中国学者思考当代问题特有的思维优势 ,吴文俊先生正是受中国传统数学方法的启示 ,在几何问题的计算化领域做出了举世闻名的杰出贡献。对中国传统科技体系的特色和价值进行讨论 ,不但对我们祖先的创造是一个肯定和纪念 ,而且具有当代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还原论是西方现代科学的主流指导思想,在简单性范式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面对复杂性范式,却暴露出明显的局限性。中国古典自然哲学的主流是整体论,通过对“道”、“气”、“易”、“阴阳”、“五行”等基本概念的整合,形成了完备的体系。系统一般包括结构、信息和功能三个核心要素。还原论通过结构(或空间)分析途径,认识系统功能;整体论则运用信息(或时间)把握方式,了解系统功能。它们各为一偏,宜采用“整体制约前提下的局部实证”原则和“逆向对接”方法对两者进行融合,这个新构想可称之为节奏论。  相似文献   
5.
具备高信任度的员工能够提升组织绩效,同时一个具有高信任度的组织创造出的和谐工作氛围不但能够促进员工绩效,还能提高组织办事效率,保证组织良好的顺利发展。本文给出了员工信任的内涵,建立了以诚实、动机、能力、成果为基本框架的员工信任度指标评价体系,并根据员工信任度评价指标提体系得出员工信任是组织信任的基础,组织信任影响员工信任。同时,给出针对提高员工和组织信任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笔者通过使用理论分析法和文献法,对国内外现有的关于绩效管理方面的理论进行了阐述,总结绩效管理在我国中小企业中应用的特点,并对我国中小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应对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传统自然国学体系的形态特征 除了医学,绝大部分自然国学的论述是经验性的、片段的、不完整的.就是医学,用现代眼光看来,也是不够明晰,缺少系统的推理与论证,也没有严谨的实验与分析方法.之所以有这种印象,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用西方的思维方式来面对自然了.但随着西方科学由简单到复杂、线性到非线性的演进,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平心静气的探索,我们日渐明确地认识到,有两种思维方法被人类用于揭示大自然的奥秘.一个便是我们已经熟悉的西方逻辑、实验方法,另一个则是不够熟悉的中国古典直觉、体验方法.前者长于局部认知,后者善于整体把握,似乎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对称互补结构.我们透过表象,隐约中能够感觉到一个看似无形却有形的自然国学体系的存在,构成这个体系的基本要素是道、气、易.  相似文献   
8.
企业在实施激励机制时原则和方法很重要,只有注重原则并选择合适的方法切实落实激励机制,才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激励机制的好坏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就激励机制的原则及方法,做出了论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