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本文从社会形态理论的前提出发,以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视域为主线,研究了马克思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理论,即生产力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理论、生产方式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理论和人的发展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理论以及三者之间的递进关系。生产方式视域以生产力视域为基础,但又不限于生产力视域,人的发展视域以生产方式视域为基础,但又不限于生产方式视域,从而得出马克思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的概念。一方面,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建立、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为我们准确全面地认识马克思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理论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新世纪、新实践和新任务要求中国人重新准确地全面地把握马克思视域内的社会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2.
人们的社会关系实践决定人们的话语体系,话语体系包括科学话语体系和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两个层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对话语体系建设有3点启示: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关系是话语体系建设的内容规定性;第二,中国共产党人是话语体系建设的主体规定性;第三,公有社会关系包容私有社会关系的曲折性是话语体系建设的过程规定性.  相似文献   
3.
就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而言,主体是社会个人,矛盾是社会个人的两个方面,即生产力与社会关系的对立统一。从社会组织的角度,运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研究社会主义人格,发现社会主义人格从抽象到具体由核心、层面与环节构成,核心是指社会个人相对于资本与权力的独立性,层面是指社会主义人格由经济层面、社会层面、政治层面与精神层面的人格构成,环节是指社会主义人格的任何一个层面是由社会个人对其所在社会组织的生产或者服务等活动享有知情权、参与权、控制权、决策权等一些基本环节构成。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发展动因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如果说,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动因理论是基础理论,那么科学发展观就是应用理论.如果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存在,那么,科学发展观就是这一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市场经济的使命:一是发现自然的属性与人的属性,二是发展社会生产体系与社会需要体系.这一使命必然地要求科学地发展市场经济,这里的"科学",指的是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只有市场经济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才能从根本上真正地实现人的发展.科学发展现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发展动因理论,不仅仅是对中国社会主义从生产关系到生产力再到生产方式的历史回归的理论总结,同样也是对中国社会主义从生产方式到社会形态的历史回归的理论总结.  相似文献   
5.
以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一理论作为主题,论述应用现代程序制度完善中国现有政治制度,实现和谐中国的目标和理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