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选择。从能源需求角度出发,分析了福建省当前能源消耗基本特点,主要体现为能源消费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仍然较高、能源消费构成较为单一等;在此基础上,基于能耗角度,从宏观层面探索福建省低碳经济发展路径,提出了开发新能源,发展低碳城市、走绿色、无公害农业低碳发展之路,建设低碳农村、推行低碳旅游等方案,为促进福建省低碳经济建设进程提供政策指导。  相似文献   
2.
以莆田市城厢区云峰村为例,通过调查与访谈,对农民在生态村建设过程中的主要意愿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引发对生态村建设的几点思考,为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以及如何促进农民更加有效参与到生态村建设过程当中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爆发后,农民工的就业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大多数农民工对职业的选择产生变化,东部地区是这次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制造业、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等行业则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最深的行业。而厦门产业结构正是以制造业、建筑业和与出口相关的行业为主,因此,以厦门市为研究单元,通过调查与访谈,分析了厦门农民工职业选择的特征,找出当前后金融危机时代下农民工职业选择的障碍性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更好解决农民工就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福建农林大学农科类专业本科生为对象,对大学生服务农村基层意愿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业、农村的发展,政府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和创业,不仅有利于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也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影响农科类专业大学生服务基层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人、家庭和政府政策因素,因为一部分农科大学生对所学专业兴趣不大、就业信心不足和就业期望不符实际,以及大学生家人态度、家庭所处经济区位的影响,家人支持与否对农科大学生毕业后选择服务农村基层的主要因素.因此,高等农林院校应该加强正确的舆论宣传和引导,强化学校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加强大学生科学择业观的教育,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加大国家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大学生返乡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5.
采取分层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武夷山市星村镇黄村为调查区域,对该地的网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农民意愿进行调查分析,指出当前制约农民参与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因素,如资金、技术、信息渠道、年龄构成、服务等,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如加强培训、成立村级信息收集中心、发挥农村"意见领袖"作用等,为构建农村网络信息化与和谐社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以旅游吸引物等4个因子作为准则层,以旅游资源独特性等18因子作为指标层,建立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体验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模型,通过专家评价确定各指标权重,并以福建尤溪联合梯田为例,对旅游体验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以莆田市(区域)为研究单元,通过调查与访谈,分析了莆田当前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并从产业链构建角度,重点探讨了莆田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提出了措施:(1)依托现有相关行业,构建农产品加工产业链;(2)以某产业(如电力)为龙头,构建循环产业链;(3)依托现有的海水养殖及加工工业,构建海洋资源型循环产业链,以期为莆田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