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回顾了我国企业效益评价指标的发展过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企业投入产出的概念模型.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设立企业效益的"绿色”评价指标的必要性,最后设计了"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新民思想形成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下,新民思想阐发的民族国家观、集体主义观、国民教育观具有显著的历史进步性。新民思想民族国家观的人民性特征,启示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其他各项基本权利保障。新民思想集体主义观将“道德革命”作为“建群”的核心策略,启示当前应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体系建设,以道德引领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新民思想国民教育观将开展国民教育作为新民理想的实践路径,启示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应全方位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体系,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相似文献   
3.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需要重新反思与构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马克思在借鉴吸收壁鸠鲁朴素能动自然观、黑格尔思辨自然观和费尔巴哈抽象自然观的基础上,批判了过去形而上学的机械自然观,形成了人与自然特殊的有机论自然观.在当代中国,马克思的有机自然观为树立人与自然整体协调发展意识、发展社会良性循环经济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奠定了基础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回顾了我国企业效益评价指标的发展过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企业投入产出的概念模型。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设立企业效益的“绿色”评价指标的必要性,最后设计了“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木兰辞》是中国传统的乐府诗歌,替父从军的木兰形象在中国家喻户晓。迪士尼动画长故事片《Mulan》,取材于《木兰辞》的故事内核,并进行了成功的二度创作。本文概述了木兰从军的故事源流和戏剧形式的加工改编,分析了《Mulan》在情节改造、人物形象重构方面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6.
抓好企业生产设备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可以有效地减少设备的故障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可以有效地减少生产成本并提高经济效益。但这项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开展下去。文章重点就烟草卷烟机械设备的管理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健美操是一种深受高校师生喜爱的体育运动,但是在其教学中,目前各高校普遍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高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及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部分教师开展了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健美操教学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国目前尚存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建设滞后、应用不广、教师的意愿和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从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建设适合信息化教学的环境和设施、以及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等多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8.
大疫袭来,封村断路。我们“在乡村发现中国”一行,三年来几次组织在城乡中国之间再次游走,皆难成行。借福建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硕博研习营的机会,各路学子再聚乡村,驻地研修。疫情封控加快了全球本土化步伐,也使得研修走向在地化。于是,《“在乡村发现中国”跨学科调研行知录》在2018和2019之后,又有新篇。礼失,求诸于野;学失,同样求诸于野。在这个基本常识缺乏的时代,再次由草尖溯回到草根,发现中国道路,发现乡村力量,发现未来希望。  相似文献   
9.
企业效益"绿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回顾了我国企业效益评价指标的发展过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企业投入产出的概念模型.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设立企业效益的"绿色"评价指标的必要性,最后设计了"绿色"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李荣  张赛赛 《东岳论丛》2011,32(11):84-89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区分了自在之物和本体。超验的自在之物的设定是其批判哲学得以可能的条件和根据,本体作为可思想体是自在之物在其批判进路中的延伸。康德试图通过区分主体不同层次的认识功能来解决主客体的统一问题,但由此造成了自在之物和本体对于客体的分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