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1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全球加速扩张、规模不断扩大,跨国公司不仅促进各个国家分工与协作,而且使得世界呈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特点;目前跨国公司对于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积极作用,但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依靠自身强大实力,也对其所在国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20年来,词学研究有所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词学研究应在多重网络中展开。首先,词学是专门之学,但研究者仍需建构开放的知识网络。词乐研究虽有不少成果,但仍处于相对低潮。这与研究者受限于音乐知识,无法有效介入有关。词谱、词律等专门之学亦是如此。其次,可以尝试词学研究的时空延展,打造通观的“全息网络”,通过长时段的、大量的文本分析发现新话题。同时,注意域外汉籍,因为它们可以提供新文献,启发新视角,丰富文本网络。最后,要注意数字人文的发展趋向,要建设词学检索库,善用新技术,更新研究理念,以便及时因应。但数字人文终究只是辅助研究手段,技术取代不了阅读与思考,只有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技术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废旧数控机床的各个零部件的可再制造程度,结合专家打分法,依据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对数控机床再制造绿色度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数控机床再制造绿色度评价体系。以实验车间的某型号数控加工中心的各组成系统部件作为参照依据,列举实例并计算,最终得出该数控机床再制造的绿色度水平,利用该方法大量计算,从而验证该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该数控机床的绿色度评价体系对数控机床的再利用率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当前学前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顺应幼儿的学习特点,以幼儿为主体的自主活动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幼儿园对自主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方法、评价方式等范畴的实践进一步明确,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难以调和的症结点。以自主活动的主要特征为主线,从活动平台的“自然”与“人文”的环境建构,活动主体的“自主”与“引导”的交互建构,活动架构的“显”与“隐”的内在建构,活动获得的“量”与“质”的发展期待四个维度加以剖析,可以帮助学前教育工作者系统、深入的理解幼儿园的自主活动。  相似文献   
5.
摘要:闺阁与青楼本身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场域,其中的行动者自有差别.闺阁、青楼场域的资本积累模式影响了其中女性的文学传播接受活动.启蒙教育、场域文化积累、文学传播情况均使闺阁女性有更多接受文学的机会,同时也承担更多的文学传播义务.而青楼女性的文学接受滞阻更为严重,且对场域的文学传播不发生太大作用.闺阁、青楼女性有相似的文学传播观念,她们较前代女性都有积极传播的意识.但青楼女性更多是为积累文化资本以为稻粱谋,闺阁场域的文学传播观念则相对纯粹.  相似文献   
6.
7.
歙砚作为我国四大名砚之一,享誉于世,久盛不衰,除了它优良的石质以外,还与它精湛的雕刻工艺有关,那巧妙的构图和精细的雕琢,极大地增强了歙砚的艺术效果,可以说是“石头上的中国书画”,历代砚雕大师为此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明代末期,程嘉燧是新安画派先驱画家,金陵八家之龚贤评曰:孟阳开天都一派(按:可理解为新安画派),……程与同里名流唐时升、娄坚称练川(可理解为歙县的代名词)三老,加之好友李流芳,合称“嘉定四先生”,吴伟业撰《画中九友歌》,将他与董其昌、李流芳、杨文驹、张学曾、卞文瑜、邵弥、王时敏称为“画中九友”,可见,程嘉燧在当时文学、艺术界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活跃于明末清初的新安画派画家,大多为遗民画家,他们崇尚倪黄,画风简劲淡远,多写隐逸生活,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大多以山水见长,而作为新安画派主要成员的汪家珍,则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无不擅长,尤以人物著称。歙人汪洪度评曰:吾乡绘事,国初为盛,松圆老人后,僧渐江、程垢区、查梅壑、祝壮猷工山水,家壁人、江天际工人物。可见,汪家珍在新安画派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徽州地区烟毒泛滥.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推行毒化政策,徽州地区社会失序,具有烟毒化的趋势.在民族危亡之际,南京国民政府发动了大规模的禁烟运动,从废除公土制度、限制私烟流动、强制烟民戒烟、设立强民工厂、建立监督组织、推行禁烟宣传六个方面推动徽州地区的禁烟运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未将鸦片彻底根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