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带一路"是造福沿线人民共同福祉的筑梦空间,在为民族教育发展带来大契机的同时也赋予其开放式发展的新主题。因此,深入探讨民族教育的使命与路径是这个时代民族教育研究的一大任务。开放的民族教育包容民族差异、讲求协调发展,能够促进民心相通。民族教育厚植并反哺于"一带一路",担负起成就民心相通、跨国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和民族福祉的新使命。新的历史使命决定了民族教育自身开放式发展的特质,打造民族教育发展新联盟、共享民族教育新资源、共创民族教育新前景等路径将精准服务于"一带一路",彰显民族教育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潜能。  相似文献   
2.
民族教育学术话语体系是对民族教育实践认知和理论阐释的表达系统,即借助于语言符号记载民族教育变迁的历史痕迹,宣示其学术理念。新中国成立70年来,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民族教育学术话语体系不断凝练,并推进民族教育结构和质量的同步发展。在各民族共圆"伟大中国梦"的新时代背景下,亟待浓缩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引领民族教育更进一步发展,而这项学术实践活动有其自身的逻辑路线和宏观格局。为揭示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民族教育发展机理,理应深耕民族教育实践,面向各族人民对美好教育生活的向往,营建基于问题、方法、范式和视野于一体的民族教育学术话语格局和体系。  相似文献   
3.
经过数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探索,我总结出了三种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一、书面知识推导法:包括直接推导法、强调式集中法、温固知新延伸法、类比对照法。二、抽象具体结合法:包括讲述故事抽象法、演示教具具体法、亲手实践结合法。三、学生反馈引导法:学生反馈引导法又包括反馈式引导法、设疑式解除法。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从横向上划分为三种类型的社会形态:以自由自在劳动为特征的农耕时代,人们在土地上尽情挥洒个体的主体性,坚信"智慧存在于过去";"能力本位论"的工业社会里,掌控着纯技术理性的人们,迷恋于科学技术,装载着彻底的速度和效益:到了知识经济为劳动对象的后现代社会,铺天盖地的信息再显无休止的拷贝和复制所带来的"惊叹".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到了80年代已席卷欧美世界,它所张扬的是一种特殊的历史风格,即所谓的后现代性(modernity);它不是一个时代,是反思现代性弊端的思维方式,以颠覆现代性知识体系为由,追求"不确定性、碎片化"的飘忽不定.在教育领域,后现代主义提供了关注教师和学生日常生活的话语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