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社会学   1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2 毫秒
1.
骆远 《老年世界》2014,(2):43-43
茶艺起源于中国,与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山云雾出好茶,清泉活水泡好茶,茶艺并非空洞的玄学,而是生活内涵改善的实质性体现。饮茶可以提高生活品质,扩展艺术领域。自古以来,插花、挂画、点茶、焚香并称四艺,尤为文人雅士所喜爱。茶艺还是高雅的休闲活动,可以使精神放松,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化解误会和冲突,建立和谐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2.
骆远 《老年世界》2014,(6):43-43
一、茶与诗词 早期的文化常以酒助兴。从屈原的“奠桂酒兮椒浆”到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均为酒诗。酒诗常常是天下地上,玄想联篇,与现实却无干碍。恰恰在这时,茶加入了文人列。茶,也从此走上诗坛。左思写出了我国第一首以茶为主题的《娇女诗》。这首诗,写的是民间小事,写两个小女儿吹嘘对鼎,烹茶自吃的妙趣。题材虽不重大,却充满了生活气息,从娇女饮茶中透出对生活的热爱,透出一派活泼的生机。  相似文献   
3.
骆远 《老年世界》2014,(5):43-43
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世界各地出现了形形色色的饮茶习俗,逐渐形成了全球性的茶文化。  相似文献   
4.
骆远 《老年世界》2013,(17):42-42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1.三国从前的茶文化启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相似文献   
5.
骆远 《老年世界》2013,(22):43-43
抗衰老茶叶中的多种微量元素及茶多酚类物质能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因而经常饮茶有一定延年益寿之功效。  相似文献   
6.
骆远 《老年世界》2013,(20):42-42
乌龙茶名品 (1)安溪铁观音,产于福建安溪,铁观音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制成的茶叶条索紧结,色泽乌润砂绿。好的铁观音,在制作过程中因咖啡碱随水分蒸发还会凝成一层白霜;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用小巧的工夫茶具品饮,先闻香,后尝味,顿觉满口生香,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7.
骆远 《老年世界》2013,(18):42-42
我国茶区大致可分为四大区域:江南、江北、华南和西南茶区。全国茶叶产区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尤以浙江和湖南产量最多,其次为四川和安徽。甘肃、西藏和山东是新发展的茶区,年产量还不是很多。  相似文献   
8.
骆远 《老年世界》2014,(3):43-43
品茶,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茶叶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完全要看个人喜欢哪种口味而定。此外各种茶叶都有高级品和劣等货之分,因此所谓的好茶、坏茶是就比较品质的等级和主观的喜恶来说。一般说来,判断茶叶的好坏可以从察看茶叶、嗅闻茶香、品尝茶味入手。  相似文献   
9.
骆远 《老年世界》2014,(4):43-43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又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各族人民有着各种不同的饮茶习俗,可谓“历史久远茶故乡,绚丽多姿茶文化”。  相似文献   
10.
骆远 《老年世界》2013,(19):42-42
红茶名品 (1)祁红,是祁门红茶的简称。为工夫红茶中的珍品,以高香著称。具有清鲜持久的香味,被国内外茶师称为砂糖香或苹果香,并蕴藏有兰花香,清高而长,独树一帜,国际市场上称之为“祁门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