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铜鼓是布依族的神器礼器.布依族送、迎铜鼓的"送宁"仪式,在具体实践展演过程中,产生重大的社会一文化作用:一方面使民族文化在实践记忆中得以唤醒重现和传播继承,另一方面增强了族群的社会记忆和自我认同.实践记忆的情境性和在场性特点,在民族文化的保存再现和传承播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
"五四"前后,为了实现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在应对东西文化与新旧文化问题上,文化激进论与调和论应时而生.激进论者更多看到的是传统文化的惰性及与西方文化的差距,希望以"开放的文化观念"接纳西方文化,以新代旧.调和论者则批评激进论者对西学不加鉴别,主张接续新旧,调和东西,创造新文化.主张的不同在于:激进论者在文化上追求"理性共识"的一元论,而文化调和论则力图承认文化的多元以达到不同文化的涵化整合,促进新文化的生成.这种分殊体现了自由主义者在文化主张上的类型差异.  相似文献   
3.
知识分子的流浪和业余精神——读萨义德《知识分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德华.W.萨义德,这位巴基斯坦裔美籍文学批评家,因其双重身份,对知识分子的角色、责任、特点以及知识分子的特质和权威的关系都有自己的体认和独特认知。在其《知识分子论》中,他站在理想和现实的立场对知识分子进行了全面的审思。  相似文献   
4.
爱德华.W.萨义德,这位巴基斯坦裔美籍文学批评家,因其双重身份.对知识分子的角色、责任、特点以及知识分子的特质和权威的关系都有自己的体认和独特认知.在其<知识分子论)中,他站在理想和现实的立场对知识分子进行了全面的审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