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5篇
社会学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范式及整合的可能性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社会学 1 6 0余年的历史中 ,无数社会学家提出了难以计数的有关人性和社会秩序的各种假设。正是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 ,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相互对立和冲突的理论。我们甚至可以说 ,社会学的历史起码是J.萨基所说的社会学思想史 (Szacki,1 979) ,本身就是一部理论流派蜂拥叠出的历史。社会学理论领域中这种港汊纵横的状况 ,使得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及对基本问题的思考方式变得扑朔迷离 ,也使得我们对社会本质的把握变得更加困难。而要提升社会学的理论品质 ,了解社会学理论的历史遗产和未来走向 ,就有必要对这些理论予以程度不同的分门别类…  相似文献   
2.
对于每一个或具有宗教,或具有政治,再或具有学术信仰的人来说,他的心中都会有一片圣地。犹太教徒有他们的耶路撒冷,伊斯兰教徒有他们的麦加;革命者有红场或是延安;而对以社会学为事业的人来说,他心中的圣地就是芝加哥。芝加哥之所  相似文献   
3.
周晓虹 《社会学研究》2012,(3):1-22,242
作为20世纪上半叶居于主流地位的社会学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孙本文在其从事研究的近30年间对中国社会学的早期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经历直接影响到他从文化和心理因素入手,建构社会学综合学派的学术努力,这使他的学说带有鲜明的文化决定论和心理还原主义的色彩。在社会动荡、战争频仍的年代,孙本文充当了中国社会学建设者和评论者的双重角色,最早尝试用社会学理论来推动苦难中国的社会建设,并致力于创建一种中国化的社会学理论体系。这些努力,既反映了知识分子面对危机时的天真与无奈,也反映了社会学家介入现实时的执拗与不甘。而1949年革命胜利之前由他个人写成的《当代中国社会学》,庶几也就成了即将黯然退场的旧中国社会学家们的集体谢幕词。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存在的主要问题;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偏差的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主要措施。并指出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择业指导,引导其价值取向,帮助大学生正确制定职业规划,实现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CSSCI的统计数据,对2005-2006年间中国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状况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评价,其中涉及中国社会学的期刊论文数量、引文数量、引用文献的语种和文献类型,社会学研究获得的基金资助状况以及基金对学科发展的影响,并讨论了中国社会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论文与著作。作者提出,社会学学科的发展,是主流社会科学范式、获取经验资料的手段和社会氛围三者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在1949年后的六十年中,中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相对应,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也发生了显著的嬗变.在建国后的前三十年,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政治运动实现了对中国社会的改造和整合,也使中国人的传统社会心理在分化变动之后走向高度同一;在建国后的后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打破了僵化和保守的意识形态,中国人的社会心态在经历了一系列波折之后发生了积极的嬗变.经过六十年的变迁,中国人的价值观与社会心态变得越来越理智和成熟、越来越开放和多元、越来越主动和积极,也越来越具有全球意识.新中国六十年的"革命"和改革实践带给中国人的主观感受和心理积淀,在精神层面上赋予了中国独特发展道路以完整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无论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还是从突破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出路来看,政府的管理模式和职能可以从"经济型政府"转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人力资源型"政府.  相似文献   
8.
周晓虹 《浙江学刊》2004,(4):138-142
城市文化和城市性格是现代城市的两个基本特征.城市作为现代文化最合适的载体,其性格自然会体现出一地区或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文章讨论了城市与文化的关系,并提出城市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最后,在全球化和本土化的两个面向上,作者提出了有关城市开放的全新观点.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发达国家,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尤其是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造就了大批的中产阶级.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以经济为主导的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快,整个世界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并对中产阶级的型塑形成新的力量.在全球两极分化进一步加深的同时,发达国家原先规模庞大的中产阶级其成长受到挑战,而发展中国家的中产阶级则在崛起,尽管这是以南北半球的不平等的分配、资源的被掠夺和环境的污染为代价的.全球化在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和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方法”,从涂尔干的角度出发,不过是将某种东西或路径视为获得普遍性知识的手段而已;而沿着米尔斯提倡的社会学想象力的锻造意蕴出发,则意味着如何将具体情境中的“个人困扰”转化为社会结构上的“公共议题”。借助“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料)”,厘清“将口述史作为方法”的两大任务:前者涉及何以可能,即如何通过个体的口头叙事及由此建构的命运共同体的集体记忆,实现我们对一个时代及其上所承载的宏观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的理解;后者关乎何以可为,研究证实,尽管有关历史或事件的口头叙事的主体是个人,但通过口述史研究能够激活命运共同体及其成员的认同感,建构起值得叙事的一个时代的社会与文化记忆,并实现代际间文化传承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