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特色及其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2006年起,美国实行“转型外交”。这种外交层管有很具体的内容和做法,但其战略目标却是构建美国全球霸权体系,战略价值是向全球推广“美式民主”,地缘战略由欧洲转向了亚非拉。美国这种外交转型影响重大,对之应有充分的、深刻的认识,并积极应对,为反对霸权主义,争取和谐世界而奋斗。  相似文献   
3.
4.
布哈林是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在《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一书中,对帝国主义的洞察和分析,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帝国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而“资本的国际化”理论则是关于帝国主义理论的核心。在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同时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并迅速蔓延时,重新认识布哈林在《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中阐述的关于“资本的国际化”理论,进一步梳理他关于“资本的国际化”原因和发展过程、“资本的民族化”过程与“资本的国际化”过程的关系、“资本的国际化”的本质和影响等,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1年美国主导的阿富汗战争取得阶段性胜利之后,阿富汗的重建工作就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之上。作为北约成员国,土耳其凭借与阿富汗传统的亲密关系、相同的宗教信仰以及同时拥有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好感等优势,积极参与阿国重建并发挥了有效作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土耳其也面临着自身经济实力限制、国内安全隐患牵制以及其它地区强国挑战等困难,但是未来积极参与阿富汗重建进程的态度和政策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以人类解放为视野,剖析了政治解放的实质、局限性及其所确立的人权之人的主体类型与物化特征,指出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创造了资本的特权,并确立了物的世界对人的世界的奴役。这是政治解放的人权主体的现代性困境的集中反映。只有超越政治解放的人类解放,才能真正建构起人权之人的主体地位,开创人的普遍权利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7.
针对近年来我国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呈现上升趋势这一问题,文章从分析社会转型期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入手,从经济、政治、法治、农民自身等多方面深入分析转型期农村群体性事件多发的原因,提出了发展农村经济,实施民生工程,拓宽农民政治参与渠道,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建立农村社会矛盾监测与应急机制等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9.11事件以来,美国主导阿富汗和平重建进程,积极实施对阿“新战略”。地区国家对阿富汗和平重建十分关注并大力开展相关的外事工作,尤其突出了对阿富汗的援助。中国援助阿富汗和平重建的举措应当从资金管理、组织机构、援助项目等多方面增强阿富汗自主发展能力,提高援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阿富汗局势正处于历史性的转折阶段,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继续支持阿富汗人民克服新挑战。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国各族群众的共同意识,鲜明地体现了日常思维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地位。中国传统共同体意识是基于“意会认知”日常思维运行的,有经验思维和礼俗性思维两种日常思维图示。自近代以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这样的还原论思维依托科学合理性的统治地位,极大冲击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多元一体”辩证思维在中国人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领域中的核心地位。以日常思维科学化为出发点,通过共同体思维的历史沉淀、日常共同体思维的非日常化和科学的共同体思维的常识化三个生成路径,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集体无意识到集体意识再到集体潜意识、集体无意识的转变规律,以科学的日常思维铸牢各族群众固有的共同体认知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从而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西方各种类型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再度兴起中,施韦卡特阐释的“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对新自由主义所坚肯的“别无选择”的信条的回答和对资本主义社会“替代方案”的理论探索与执着,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文章判析施韦卡特市场社会主义视域中的“经济民主”模式的背景和基础,内涵和要素,局限和启示,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