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宗波 《学术论坛》2002,(5):138-141
TRIPS体现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最高水平 ,其中规定的“边境措施”的核心目标是把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制止在初发阶段 ,防止侵权知识货物流入国际市场 ,及时地保护知识产权拥有人的权利。在法律上 ,这一强有力的措施一方面体现出TRIPS这个知识产权保护国际条约立法要求方面的刚性 ,另一方面也突现其技术方面的柔性 ,这要求各成员在具体的运用中既要坚持原则性和整体性 ,也要发挥其务实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2.
论生物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是生物学、法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新生事物,随着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协同发展,它已经全面进入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然而国际上和各国对于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的法律调整还处于空白状态。对此,一种观点认为,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应被定性为遗传资源,进而可以通过《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名古屋议定书》来加以保护。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并非《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名古屋议定书》中的遗传资源,不适用该两项公约调整。基于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对国际法律规范的解读,可以发现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在性质上属于遗传资源,可适用《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名古屋议定书》,从而终结其法律调整的空白状态。国内亦需完善相关立法,加强对遗传信息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国际上围绕着生物遗传资源的利益争夺异常激烈,也引发了利益相关者之间一系列尖锐的矛盾.生物遗传资源保护的国际法原则应该是被国际社会所公认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适用于生物遗传资源保护活动的并具有强行法性质的准则.因此,基于《生物多样性公约》和《粮食和农业植物遗传资源国际公约》这两个重要的遗传资源国际保护法律规范,提炼生物遗传资源保护的国际法原则,对于提高各国共识,减少生物遗传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矛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5.
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人类基因信息的价值日益凸显。在不少国家,人类基因信息的保护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我国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从该条例的内容来看,人类基因信息在私法中主要以人格权保护方式为主,这与我国其他立法的精神相一致。在传统人格权理论框架下,此种方式显然无助于维护依附在人类基因信息上的财产利益。基于人类基因信息产生的财产利益,是个人付出劳动的结果。在此若独以人格权对该财产利益予以保护,那么在人格权特有的救济方式之下,这些付出的劳动将难以被承认。这不仅无助于基因技术的发展,而且亦无助于个人利益的维护。为此,未来我国法律在修订时,应将财产权保护方式引入人类基因信息的保护中。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法价值的伦理迷失及其回归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知识产权法在实践中带来了许多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从而引起了人们对这一新型法律制度的质疑.本文认为导致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知识产权法价值的伦理迷失.因此,基于法价值范畴,重新审视知识产权法工具性价值和伦理性价值关系,检思知识产权法价值实然状态与应然主张的背离样态,探索知识产权法价值的伦理回归显得非常必要.法理念构建、法权利限制与法体系完善构成了知识产权法伦理价值回归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质量保障是在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正式进入培养阶段之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基于特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设计的在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特点,统一性是基准,多样性是特色,缺一不可,这种模式表现在培养方案中就是基本方案与具体方案的关系.基本培养方案和具体培养方案是在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两大模块.质量保障是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实现的保证,评价体系是衡量在职法律硕士培养模式发挥规范功效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当今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呈现出全球化进程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迅猛,保护地位逐步上升为贸易政策甚至基本国策等态势。在这进程中,存在着对创造者权利保护不完整、对人类传统文化保护缺失、对公共利益保护不利以及对发展中国家利益考量不充分等突出问题。应对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挑战,中国需要尽快出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统一的知识产权法,健全“鼓励创新”法与知识产权产业化的“搭桥”法,完善规制知识产权权利行使的法律。  相似文献   
9.
生物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发达国家依靠技术力量和资金优势,肆意掠夺发展中国家的生物资源,使本已稀缺的生物资源凸显紧张,同时利用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缺陷,垄断生物资源利益,使利益分享显失公平。为此,发展中国家应及时制定调整生物资源的保存、收集、交换、开发、利用和保护产生的社会关系的生物资源知识产权制度。建立生物资源知识产权在理论上有充分的合理性,在法律上有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系统考察遗传资源的现行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后发现,现行知识产权法对于保护遗传资源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存在着间接性、局部性、低效性和被动性等缺陷.在很多情形下,遗传资源实际上就是现行知识产权客体的例外,如果仅以现行知识产权模式保护遗传资源,不仅不能完整地维护社区和土著居民的遗传资源权利,反而会使遗传资源惠益分享更显不公,最终会导致现行知识产权法价值的伦理迷失.因此,建立专门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成为全面保护遗传资源权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