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建设和谐社会,法律教育必须从四个方面进行转型。  相似文献   
2.
兰州商学院桑保军在<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撰文指出,从中国社会整体法文化形态分析,中国社会的法文化可分为"刑法文化--民法文化--法哲学文化--宪法文化"四种形态,这四种形态分别在不同时期存在并不断发展转化,所以可称其为"中国法文化四阶段"理论.此文所说的法文化考虑先进思想家的思想文化和国家的制度文化,但更看重于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念文化形态,即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念文化形态在"中国法文化四阶段"划分标准理论中占主导性的角色,其他二者仅处于划分标准的辅助地位.  相似文献   
3.
西部开发应是经济开发和民族法治化相结合的综合性开发,民族法治化有三大内容,这三大内容的完成需要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指引下有新的思路和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4.
桑保军 《社科纵横》2005,20(5):109-110
法治从结构上可分为制度的法治与文化的法治,中国法治的关键在于实现文化的法治,即培育中国的权利文化,教育在现代文明发展中的特有功能将创造着中国的权利文化,这就是法教育学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法社会学思潮主要以日本人的法意识研究为核心,通过法文化比较研究推动日本法治文明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与日本有很多相似性,所以我国的法社会学研究应积极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通过建立科学、成熟、发达的法教育学来实现从人治向法治的伟大转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