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现阶段,我国学界对于农民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是什么、如何形成及内在维度的研究还很薄弱,不足以回应政府和公共部门认识并提升农民工基本医疗卫生可及性的现实需要。借鉴"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公正模型"、"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形成原理"和"医疗卫生服务供需适配度模型"等西方经典分析范式,结合我国农民工群体特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环境和供给模式等异质性,运用"嵌入过程"的分析方法,探索性地构建了一个解释我国农民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何以形成的"嵌入型"框架。研究发现农民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形成嵌入服务供需的全过程,即信息公开和搜寻服务、系统设计和接近服务、服务交付和使用服务等核心阶段中,信息可知晓、空间可到达、制度无壁垒、文化可包容、服务可获得、成本可承担和方式可适合等构成了可及性的主要维度。  相似文献   
2.
公共治理中的人工智能应用: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智能应用为何能够嵌入公共治理,如何发挥人工智能应用于公共治理之价值是学界探讨不止的重要议题。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近15年国内研究文献作系统梳理发现,人工智能应用正在重构公共治理的问题场域,并逐渐成为改进公共治理绩效和达到善治目标的工具。这三方面共同构成了人工智能应用嵌入公共治理的内在机制。现阶段,公共治理中人工智能的应用重点集中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城市应急与环境治理等方面,但人工智能应用仍面临安全、侵权、解构秩序、冲击法治体系和道德伦理等风险。国际上制定国家战略政策、建立监测体系、加快融入公共服务的实践经验,为我国公共治理人工智能应用的纵深发展和风险应对提供了借鉴。立足于我国公共治理的现实,人工智能应用的未来可为方向是智能行政审批、责任分摊机制、公共政策制定、公共伦理设计和政府新型智库建设等。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集聚效应急速扩大,成都市交通服务供给压力激增,目前采取的一些举措仍不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的恶化趋势。从交通信息资源整合角度看,成都市面临着技术、管理和制度三重困境,而物联网管理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视角,将其运用于城市交通信息管理,应着眼于以下几方面:贯彻顶层设计理念,确立交通信息资源的标准,强化跨部门协同,实行首席信息官制度,建设"一站式服务"政府门户网站,适当引入市场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针对政府数据开放制定了系列政策,为地方政府自主探索开放数据发展方案释放了激励性政策信号。随着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实践的深入,地方政府间数据开放绩效的分异和差距愈加凸显。为解释同样的央级激励性政策作用下,地方政府数据开放绩效差异如何形成,基于经典TOE框架的技术、组织和环境分析维度,结合资源基础理论和绩效锦标赛理论,构建了一个解释我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绩效影响机制的“推拉模型”。通过定性比较分析,发现技术推力、组织推力和环境拉力共同构成政府数据开放绩效的“推拉”系统。技术依赖、地方财政支持和府际竞争是影响地方政府数据开放绩效的核心机制,地方政府数据开放的绩效差异在“推拉”之间逐渐形成和外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