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冷战结束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外交的任务、目标、方式也进行了重大调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中国外交调整的结果。本文以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为例,以中苏(俄)双边关系的演变为线索,谈谈中国外交的“学习”、“认知”与“创新”过程,及其对中俄双边关系和地区和平与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试析近年来中国领事保护机制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公民海外遇险遇难事件不断发生,引起各界高度关注。维护中国公民在海外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已被写入2 0 0 5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执政为民”和“外交为民”新理念的推动下,中国的领事保护机制取得了重大发展。本文阐述了领事保护机制发展的主要内容,取得发展的原因及中国领事保护机制进一步完善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新冠疫情之下,海外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合法居留权、合法就业权、正常教育权及回归祖国权等均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理念和"内外联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是我国海外公民合法权益保护的有力保障。疫情不仅放大了海外中国公民合法权益保护原本面临的一些挑战,更带来了新问题。保护的任务更为复杂艰巨,对外需应对污名化带来的舆论压力,对内面临着平衡海外公民合法权益保护需求和国内疫情防控要求的难题。海外中国公民合法权益保护的资源和手段有待丰富和拓宽。为此,应积极提升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有效应对污名化问题;在采取有关疫情防控措施时,充分做好舆论铺垫及公众解释工作,尽量减轻社会压力;除增加外交人员编制外,还应创造更多机会,鼓励非政府部门参与;提升海外中国公民通过多种方式如商业途径和法律手段维护海外公民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保护海外公民安全方面所进行的制度化变革包括保护机构的多元化、保护程序的机制化和保护手段的法制化等。新形势下中国政府在保护海外公民安全方面所面临的巨大压力是变革的根本原因。国家领导人和各级政府对保护海外公民权益的重视有力地推动了变革的进程。同时,这些变革措施也是中国政府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5.
海外中国公民安全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海外中国公民遇险遇难事件不断发生,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本文对2001年1月1日—2005年6月30日期间发生的涉及海外中国公民安全的事件做了统计,通过分析统计数据,总结出了中国公民在海外面临的安全威胁的种类、主要风险的排序、世界各地区及主要国家对于海外中国公民的相对安全程度,然后分析了海外中国公民安全面临威胁的原因,并就如何降低风险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夏莉萍 《国际论坛》2023,(1):54-68+156-157
中国领事保护机制建设是一个多方参与的过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预警防范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海外中国公民是中国领事保护的服务对象,他们的反馈意见对于了解中国领事保护机制建设的现状及研究如何改进非常重要。对海外中国公民所进行的问卷调查和与有关人员的访谈结果表明,“中央、地方、驻外使领馆、企业和公民个人”五位一体的中国领事保护机制建设的成效比较明显。中国官方渠道发布的海外安全提醒受到海外中国公民的广泛关注;公民个人掌握了基本的安全保护知识,团结互助的意识较强;公民团体搭建了安全信息交流和预警平台;海外中资企业采取多项预防性措施保护海外员工安全;中国驻外使领馆与当地海外中国公民之间的联络渠道比较通畅,紧急信息的传递有所保障;海外中国公民团体在应急处置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紧急求助渠道多元化。未来中国领事保护机制建设可改进的方向包括:建立相应的监管或惩戒机制以强化海外安全提醒的实际效用;细化海外安全提醒信息发布并建立相关的公众反馈机制;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更加科学地防范海外安全风险;加大对有关法律法规和12308热线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挖掘非政府力量参与领事保护机制建设的潜力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