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西夏因地处西北内陆,其大陆性气候显著,地表多荒漠。西夏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农业比重不大,基础较为薄弱,与中原王朝互通有无发展周边贸易成为西夏发展的重要途径。西夏时期气候寒冷、干燥,人们砍伐森林,开垦土地,境内植被有所破坏。过度开发造成土地沙化、草场退化、森林缩减、河流不稳定等影响着西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导致经济衰退,国力衰弱。过度开发既是西夏立国的动力因素,也是西夏亡国的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气候温暖湿润,成为马家窑文化一枝独秀的前提;居民经济生活的多样性决定了彩陶器形的多样性;特殊的地貌形成特殊的群体心理,反映在陶器纹样上的绚丽多彩;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灾害的恐惧,简单和模糊的思维导致了宗教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朝那县城址变迁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认为历史时期朝那县留下了四个古城遗址,根据遗址地层中建筑残件的特征,运用地层学方法对四个遗址进行断代,分别概要确认四个城址为秦汉(宁夏彭阳)、东汉至北魏(甘肃灵台)、北魏至西魏(甘肃镇原)、北周至隋代(甘肃平凉)朝那县城的遗址,认为以往关于朝那城址的争议基本都有城址的证据,但将朝代混淆了。同时提出朝那县城址以及皇甫谧故乡的争议都是因为历代城址的迁徙变迁所致,认为只有跨省区对朝那县及其他遗留城址进行系统的研究,才能有效解决陕甘宁蒙毗邻地区古代城址不明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陕甘宁蒙毗邻地区石窟寺的特点及地理环境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甘、宁、蒙毗邻地区石窟寺众多,大多数石窟窟形较小,造像数量多,题材较为复杂。由于地处四省区的交界地带,长期以来未进行综合研究,本文通过对这一地区石窟寺资料的梳理研究,并分析其共性、分布特点,提出"鄂尔多斯模式"的概念,并对于这一地区石窟寺密集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西夏占据兰州、定西,以马衔山为界,构筑兰州—定西防区。历史时期马啣山有四个关口通道,西夏控制时期,主要通过汝遮谷通道连接熙州(今临洮)与兰州、定西。汝遮谷通道分为凡川会、龛谷关两个关隘,对相关关城、堡寨遗址进行实地考察,确定其地理坐标,对于研究西夏在兰州、定西盆地的防御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复原西夏西寿保泰监军司的边防体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秦直道的考察和研究颇受学界重视,近年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其起点甘泉宫的考察,对沿直道佛教遗存的考察,对沿直道烽燧的考察,对直道修建起讫年代的考证,对秦直道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的探讨等方面,争论表现在秦直道路线走向问题上。目前仍存在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