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4篇
统计学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一直强调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十二大胡耀邦同志的报告,集中了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论和实践的成果,更加全面地论述了有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和行动方针,从而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长期未能回答和解决的问题。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有根本道路和具体道路之分。在根本道路问题上,涉及到基本的一些原则,如社会主义方向和党的领导,这是共同的。但在具体道路上,应从各国具体实际出发,探索自己建设社会主义的路子。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他们不能预言未来社会主义将是或者应该是什么样子。列宁认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但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斯大林创建了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始于毛泽东,后经挫折,成于邓小平。邓小平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党章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在党内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最大的约束力。党章集中概括了我们党的先进性的全部要求,涵盖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各个方面。把党章作为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依据,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重大战略思想理论创新的重要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党的先进性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这对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上海《社会科学》1984年第8期陈羽德同志的《改革必须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使用了“错误路线”、“根本路线”的提法。我认为,“文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的思想理论观点,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方针原则,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民主观。  相似文献   
6.
列宁在十月革命前,阐明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巴黎公社实行"社会公仆"的原则、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思想,包括铲除特权、人民管理、人民民主等。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总结实践经验,防止公仆变为主人的思想很丰富、很深刻,也弥足珍贵:警惕"执政党的引诱力",防止脱离群众的危险;反对特权,对党员的惩处严于非党员;坚持体制改革,健全权力制约和权力监督机制;加强法制,从严执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7.
8.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历史证明,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1956年,我党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结束,标志着中国胜利地进入了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9.
巴黎公社实行的人民民主制度,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将我国的国体定为"人民民主专政",这样就把专政与民主完全结合和统一起来了,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邓小平强调发展民主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方针,也是长时期的坚定不移的目标,突破了过去长期以来把民主只作为手段而否定同时是目的的观念.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一次把民主执政与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结合在一起,回答了"党如何执政"的问题,并且把这三者与执政为民、清正廉洁等统一起来,共同构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0.
追忆邓小平同志论述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联系的三次重要谈话邓小平同志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相联系、相结合的三次经典性谈话1979年11月《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谈话、1985年10月《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的谈话、19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