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8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学报体制与学报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对各高校正在进行的机构改革,更应该认真全面地贯彻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确立学报的学术地位与学术作用,克服阻碍学报事业发展的各行其是的不规范做法,使学报工作做到体制定位、财务定位、待遇定位与条件定位.  相似文献   
2.
“古雅”说的美学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雅"说体现着中国美学贯古通今、整合宇宙的时空意识。作为一种审美境界,它要求审美创作必须意旨超远、高古、古朴、厚重,具有高风远韵、渊深厚实的审美风貌。要达到此,作为创作主体,则必须学识渊博、涵养厚重、品格高尚、境界高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晚清中国执教美国第一人戈鲲化跨文化交流的经历进行梳理,展现了戈氏在中美文化交流严重失衡的"文化交流逆差"下突出的跨文化传播意识以及成功的交流经验,深入剖析戈氏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和方法,并揭示出其对当今跨文化交流的启示和借鉴所在。  相似文献   
4.
历史主体的能动性与受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理解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这是近二十年来学术界探讨的一个重大问题。以往的研究大多从客体方面来理解,而忽视了从主体、从人的活动方面来简释。只有从共时态的主客体的双向运动和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中把握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和受动性,才能避免把社会历史规律绝对化、简单化和偶像化,才能理解社会历史规律是可以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改变和消灭的。  相似文献   
5.
论第四代导演与现代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现代性的维度考察中国电影史上作为特定文化现象的第四代导演群体,认为第四代导演先天秉有理想主义气质和浪漫主义精神,他们的影片在取材上偏向于乡村题材,致力于诗化理想和"纯美"追求,表现出某种感伤和忧郁的风格。第四代导演还在都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现代性追求与道德化理想之间表现出困惑、迷茫或错位的特点。这些特点,可以理解为对"现代性"的一种"先知式"的批判。第四代导演对于我们保持现代性话语的内在张力与态势平衡,维持社会与人的多元健康发展,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杜家贵  刘曙光 《文史哲》2001,26(5):5-12
全面、准确把握当今历史时代的性质、特点 ,要从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两个视角来考察。视角的不同并非本质的不同 ,知识经济时代也就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对历史时代的把握 ,要注意克服两种片面性 :一是只从技术社会形态来把握时代 ,只看到作为知识经济时代标志的、由资本主义首先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和一部分生产关系是没有制度属性的 ,对资本主义有制度属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失去警惕 ,放弃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阵地 ;二是只从经济社会形态来把握时代 ,只看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制度属性 ,不懂得资本主义首先发展起来的生产力和部分生产关系是没有制度属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对时代有清醒的认识 ,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 ,来应对和防范危险 ,利用机遇发展和壮大自己  相似文献   
7.
学报编辑与"终身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报办得如何 ,与编辑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编辑学者化 ,归根结底就是编辑的终身教育问题。每一个编辑都有接受终身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 1世纪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形势的发展 ,对作为文化传播者的编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编辑原有的素质和知识结构已难以适应发展变化的形势 ,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终身地学习和钻研业务。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进入 2 1世纪 ,学报进入了第二个一百年的发展时期。展望 2 1世纪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的发展前景 ,其成果必将超过上一百年。面对充满各种矛盾、机遇和挑战的 2 1世纪 ,如何做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工作 ,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本文仅围绕如何坚持办刊宗旨、编辑主体现代化和编辑手段现代化三个方面问题进行思考和论述  相似文献   
9.
"诗史"说在中国古代诗文评中有着极其广泛的运用。杨慎从诗歌主情的本质论、诗贵含蓄的审美论以及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等方面对"诗史"说进行了剖析,该论在"诗史"论的流变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