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为了研究双趋与双避冲突情景所诱发的脑电成分的差异,本研究分别记录了16名健康大学生被试在双趋、双避、无冲突三种不同情景下完成决策任务的反应时数据与脑电成分.结果表明:(1)被试在冲突情景下的决策反应时均长于无冲突情景,其中双趋冲突下反应时长于双避冲突;(2)双趋冲突情景诱发的P2的波峰值更高,潜伏期也更短,无冲突情景所引发的P2波峰值最小,潜伏期最长;(3)冲突情景与无冲突情景在300 ~ 400 ms之间出现了LPC的分离,动机冲突比无冲突情景诱发的LPC更正.本研究中脑电数据与行为数据得出一致性结果,双趋比双避情景诱发更深程度的负性情绪与注意唤醒,即较高的动机冲突.  相似文献   
2.
丧失亲人事件如何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近年来备受关注,文章即探讨大学生丧失亲人之后信念系统和世界观的变化及其与创伤悲痛的关系,为心理辅导提供依据。采用世界观量表、生活导向问卷、非理性信念量表、创伤悲痛问卷等对福建省6所高校9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丧亲组世界观的“公正性”显著低于未丧亲组(t=-1.97,P<0.05),世界观的“随机性”、丧亲相关的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显著高于未丧亲组(t值分别为2.93、7.08、8.36,P值均<0.01);(2)丧亲组世界观的“自我价值”与创伤悲痛有显著的负相关(r=-0.18,P<0.01),生活导向、丧亲相关的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与创伤悲痛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17、0.41、0.40,P值均<0.01);(3)丧亲组中丧亲相关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能够显著预测创伤悲痛反应(B=0.63,0.21,P值均<0.01;R2=0.201)。因此,大学生丧亲之后的创伤悲痛反应主要源于非理性信念,提示对这一心理问题的辅导应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关键在于如何处理丧亲之后的非理性信念。  相似文献   
3.
社会保障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如何确立合理的社会保障筹资方式是理论界亟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从缴费制改为征收社会保障税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文章从分析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存在的社会保障覆盖面过窄,资金缺口大;社保基金欠缴严重,管理缺乏制约机制;缺乏立法保护,管理不够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入手,考察了社会保障"费改税"的可行性,提出了"费改税"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