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重视和保障妇女权益、实现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妇女运动从阶级解放走向社会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的颁布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妇女解放的重要举措,带来了妇女婚姻家庭的巨大变化。天津较早颁布并大力推行新《婚姻法》,尤其是轰轰烈烈的贯彻《婚姻法》运动,对天津妇女的婚姻家庭产生了巨大影响。以天津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天津日报》等资料为基础,对此问题作一系统的实证研究。新《婚姻法》促进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新式婚姻家庭观念逐渐确立,促进婚姻制度变革和社会主义新妇女的形成,妇女解放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对当今《婚姻法》的完善及妇女问题的解决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提出在团结与排斥的分配机制中,教育选择成为既可以化解精英冲突,又能有效维持地位再生产的重要的社会维护手段,并对教育分流、考试制度和阶层传递这三种教育选择方式进行了分析,得出教育选择的后果是非整体性在生产和下层精英地位的崛起。  相似文献   
3.
受不同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宗教信仰、自然环境以及精神文化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国家、民族、甚至地区间都有着不相同的丧葬习俗.本文通过对豫东某村一起丧事的参与观察,从备丧、送终、初丧、成服入殓和出殡下葬入手介绍当地的丧葬习俗,并对其中蕴含的灵魂不灭、祖先崇拜、风水信仰与禁忌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5.
邓红  王利娟 《河北学刊》2015,(2):190-195
新中国成立初期,妇幼保健事业是一项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和思想改造工作。在当时,妇幼保健事业起步于政府的主导和支持,并在发展中冲击和改变了传统的妇幼保健观念及方式,降低了母婴死亡率,保障了妇女的生育安全。儿童保育工作的开展,既改善了儿童健康状况,还解决了妇女参加生产而孩子无人照看的牵累,在保护和解放妇女劳动力的同时,提高了妇女参加社会劳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当代中国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妇女群体对新政权的政治认同感,密切了党和国家与妇女群众的联系,是当代中国推动妇女解放事业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很多高校都陆续开始实行学分制的教学模式。学分制要求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实验室建设是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部分,以实验室建设强化师生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带动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完善。本文剖析了我区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探讨相应的改进措施,为配合学分制改革和加强实验室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新文  王利娟 《南都学坛》2020,40(1):102-107
农业税费取消后,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显著发展。但在农村社会生活中,出现了数量多、化解难度大的农村社会矛盾纠纷,并直接导致乡风文明的建设目标难以达成。具体而言,当前村社矛盾可分为由价值观错位引起的村内日常生活类矛盾,社会转型过程中市场要素不公平导致的村际间矛盾,以及国家资源下乡过程中分配不均衡产生的行政运行类矛盾等。以社会资本为治理视角,基层政府、村级组织与村民之间应构筑普遍信任的基础,通过完善村规民约,保证村庄内的非正式制度供给,以此拓宽村庄公共事务的参与网络,并构建互动性的沟通与对话平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