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是一部极具英语语言魅力的作品。该小说的语言丰富多彩、斑斓纷呈:巴罗克式的语言,博杂而富有游戏性的文字,准确而生动的描写。这些语言艺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纳博科夫一贯的带有唯美色彩的创作思想———艺术性是他文学创造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2.
罗兰·巴特运用结构主义符号学的研究方法,以语言的内部结构分析为基础范式,探讨大众文化的结构及其语义产生机制。他认为大众文化中充满了"今日神话",其功能及运作方式与传统神话如出一辙。"今日神话"自始至终具有虚幻性和欺骗性,是一种语言掠夺,通过符号的三级意指系统潜入媒介,进行中产阶级意识形态渗透,旨在使其自然化和正当化,最终达到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现存的社会制度和中产阶级意识形态永久不变的目的。"今日神话"的发现及其运作方式的剖析对大众文化符号学的研究具有开拓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现实主义是自二十世纪末期以来美国文学发展中的一大主流倾向。本文在系统梳理新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具体表现和产生的历史文化原因之后,认为新现实主义在写作题材和文学主题上向现实主义传统回归,而在创作手法上批判性地继承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许多特点,从中汲取了营养,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因此,新现实主义文学既是对于传统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文学形式的反叛,同时也是继承,更是在此基础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