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印尼雅加达的都市变迁在旧、新秩序时期和改革时期受到时任总统苏加诺、苏哈托及其家族等统治力量、与总统有联系的集团和地方长官的影响.这些决策者通过大规模建筑和新镇建设,凝固了雅加达的两个冲突趋势,即按社会与文化认同的人群团结、不同居住区的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分界.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群体智能的涌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互联网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做了相应改进,除了强调专家群体的认知外,还加进了公众以及政府群体的认知.首先,用定性的方法从开放复杂的互联网系统中获取不同群体的认知关键词及其响应关系.然后,通过对链接结构分析方法中的PageRank算法和HITS算法进行比较分析,最终确定用改进的HITS算法来寻找和分析各群体的关注重点及群体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互联网上,人们通过不同形式的言论来反映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通过发表支持或反对意见来影响其他人,从而使人的经验知识通过这种交互行为汇聚并涌现出来,从而产生群体智能.  相似文献   
3.
霍桑的小说大多主要描写社会和人性的阴暗面,着重探讨社会道德和罪恶的问题。作者通过其作品中人物的悲剧命运揭示了清教社会的宗教伦理观,抨击了清教社会伦理观对性爱、婚姻的严厉惩罚。霍桑的作品中包含了许多伦理因素。本文以《红字》为例,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通过对小说中悲剧人物的伦理身份及复杂的伦理关系的分析,解读霍桑小说中人物悲剧的成因。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霍桑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是发生在清教社会伦理背景下,悲剧人物改变各自不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伦理身份,违背了清教社会宗教伦理道德标准是悲剧的成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