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文章认为,抓精神文明建设无疑应从基础性文明入手,但基础性文明不能脱离深层次文明,深层次文明对基础性文明具有引导、提高的作用。强调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应突出强调思想理论建设。因此,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武装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邓小平理论的根本特征。邓小平的人民本位思想,一方面体现在这一理论的基本原理之中:一是思想路线的人民性;二是思维基点的人民性;三是科学决策的人民性;四是检测标准的人民性。另一方面也包含在这一理论的主体内容之中:一是经济建设上重“民富”;二是政治建设上重“民主”;三是文化建设上重“民情”。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为我们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一本最好的教材,为搞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中共中央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指出:“党校系统和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执政已50余年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党执政方式强调党的一元化领导.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实行党政职能分开.20世纪90年代后期,江泽民同志又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从而使我党的执政方式由"人治"转向"法治",这是我党执政方式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是我们这个历尽苦难的民族最优秀、最深刻的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把爱国主义提升到更高的境界,赋予爱国主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从国家独立观、国家发展观、国家统一观、国家前途观等四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构建的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以激励人们把我们可爱的祖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