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1.
迄今为止的中外学者普遍把萨满文化现象视为原始宗教,作者对这一流行观点提出了质疑。文章从萨满文化现象的非单一构成性;意识场与原始宗教、巫术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萨满文化现象与原始宗教现象的不同,认为巫术文化是萨满文化的主流。巫术意识与宗教意识的分离、交叉与重合乃是萨满文化现象存在的不同类型的原因,作者认为:巫术是萨满现象的基础和核心,弄清这一问题,对于解释萨满文化现象世界范围分布的广泛性,对于认识这种现象的本质,对于探讨萨满文化现象的发展阶段与类型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赫哲族伊玛堪是一种内容丰富、具有民簇特色、深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叙事说唱文学。以萨满文化观念为基本核心发展起来的赫哲族伊玛堪,在文化构成上呈现出自己独特的历史形成的多元性。现存伊玛堪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幅文化色彩绚丽斑烂的画面。作品包含的多元文化观念、多源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涉及的大量来自不同民族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现象,都说明伊玛堪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起源的多种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研究者对“伊玛堪”一词的语义及来源一直迷惑不解,意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态度:一是认为材料不足,尚难作出肯定明确的结论。如马名超同志在他所执笔的《赫哲族伊玛堪调查报告》中就指出:“对伊玛堪一词,迄今为止,尚难作出语源上的解释。”第二种意见认为它来源于赫哲语中的Imulhan(阎罗王),并倾向于认为这种说唱文学样式最初可能同阎罗王的崇拜有关,同萨满教的阴世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三种意见认为,Imakan一词可能来源于赫哲语Imaha(鱼),由此说明“伊玛堪”这种说唱叙事形式同赫哲族的渔猎劳动之间的深刻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4.
雷日科夫是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他从政治的大视角论述了苏联解体这一大国的悲剧,同时还提出了从文化与信息媒体上抵御敌对政治势力的警示。  相似文献   
5.
新华出版社近期出版的《大国悲剧》一书。其作者尼·伊·雷日科夫曾任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他经历了前苏联崩溃的日日夜夜。在书中详尽披露了前苏联垮塌的前前后后,并作了深刻的反省。留给人们的教训是什么?事情的真相如何?产生的后果如何?本刊摘要刊载,供读者阅读。  相似文献   
6.
赫哲族谚语是赫哲人民生活经验和社会历史经验的结晶,其中凝聚着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是赫哲口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份。 千百年来,谚语在赫哲人民中间广为流传。随着赫哲语言在日常交往中逐渐为汉语所代替,今天赫哲族流行的谚语主要是以  相似文献   
7.
鄂伦春民族中至今残存着大量对动物崇拜的仪式、禁忌、风俗、习惯、传说、故事和歌谣等等,在其中占有中心地位的是对熊的崇拜。1986年在黑龙江省塔河县采集到一则称为《古落一仁》的传说,详细记录了鄂伦春人猎到熊以后食熊肉的一套仪式:过去,鄂伦春人要是打到黑熊,就从当腰切开,分成两半。前半部给男的吃,后半部给女的吃。女的要是吃了前半部的肉,当年就得被熊吃掉。……猎人吃完黑熊的肉后,供上骨头,再把所有“乌力楞”的人都叫来,分成两伙,一伙男的,一伙女的,冲骨头跪着,由打到黑熊的这家主人分给跪着的每人—块肉。吃完后再用准备好的柳树条的叶子包好熊的脑袋骨,交给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开始“古落一仁”。这个人一手拿着熊的脑袋骨,另一手拿着叉子,叉上桦树皮,点着后用来熏熊脑骨。人们开始唱“古  相似文献   
8.
一神话的出现是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现象。原始社会的神话不仅是初民对世界认识的反映,而且还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和途径。神话是把它创造出来的时代的世界观,是那个时代的人  相似文献   
9.
一艺术的本质是什么?两千多年来人们对这一问题一直进行着不懈的探索。一个又一个假说记录着探寻的轨迹,构成不断演化发展的艺术本质认识史。回顾这一历史,就会发现人们往往偏重考察诸多假说的差异而忽略它们的共同。试以不少论者乐于提及的以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美学思想中的“艺术摹仿说”和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的“艺术表现说”为例,人们往往强调前者主张艺术是客观世界的摹仿和再现,后者主张艺术是主观世界情感的抒发和表现,似乎一为客观,一为主观,二者截然对立。然而却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两种看来迥乎不同的艺术本质说有着不容忽视的一致性。其实无论古希腊的艺术摹仿自然也好,还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诗言志”、“诗缘情”也好,这里的摹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