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基于ERP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必须借助信息化工具,但传统信息手段存在管理任务、运行机制上的缺陷。基于ERP的数据架构和管理思想,通过两者在管理功能与手段上的融合,利用已经具备的信息技术条件,设计多维预算,定制模型化多循环预算流程,将信息技术与预算管理紧密结合,能够真正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系统化、战略化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初,江西农工商矿总局成立,颁布有关振兴实业章程。一时,江西各阶层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从一个新的角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以建设一个新江西为己任,在 20世纪初期掀起了一场立足振兴家乡激活江西的“兴赣潮”。  相似文献   
3.
温锐 《文史哲》2004,1(1):45-53
20世纪上半叶赣闽粤三边地区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在行政机构设置的专业化,民众组织和社会整合的社区化、社团化与行业化,对社会经济的管理重在引导与服务和重视社会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呈现了与传统政府管理职能的不同特点和逐步向现代社会缓慢转型的趋势。在中国自清末"新政"开始的自上而下推进改革和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它构成了该地区百年来社会转型历史进程中一个不应忽视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长久以来,学术界关于传统中国农村的社区管理的认识分歧较大;毛泽东八十五年前(1930年)所进行的著名"寻乌调查",就清末民初江西南部寻乌农村的社区管理展示了详实而生动的内容,为我们准确解读与认识传统中国乡村社区管理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典型个案;梳理与研究清末民初寻乌农村社区管理的具体内容、经费来源、管理绩效及其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村民自治及其新农村建设不乏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关于国民政府1927—1937年间推进农村改革的既有研究,形成了主体否定说、市场肯定说两种评价。不过,这两种评价均未准确认识到国民政府在改革中的正面作用及市场创新的关系。国民政府通过农民土地财产权保护等强制性制度供给引导农村改革;城乡市场则以拓展农村生产要素流动及民间乡村建设力量参与等创新空间,形成系列市场诱致性创新;二者双向互动,促进了农产品的相对丰富、城乡市场的相对繁荣,为民国第二次黄金期奠定基础,其成功与不足之处能为当代农村建设提供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益、发展家庭农场和发挥民间力量与传统文化独特作用等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6.
姜任耕同志《关于长征结束后的红军人数问题》(见《江西大学学报》1983年第三期)一文,曾就三大主力会师时全国红军由三十万减少到不足三万人的传统说法,提出不同看法,认为:三大主力会师时,“汇集在西北地区的红军约七万左右,加上南方红军,则全国红军应有八万以上。”根据接触到的资料,我以为这种估计数据比较接近事实。不过,对姜任耕同志所作“‘不足三万人’的红军……是指西路军失败后西北地区的红军”这一结论,我认为还是可商榷。因为,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 ,江西社会经济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与周边省份相比 ,却逐渐沦为经济“盆地”。新世纪江西经济发展战略应立足于本省的人口、土地、区位等基本省情 ,定位于本省经济为周边省经济“锅底”与在全国排位呈后移态势的现实。只有这样 ,我们才有可能脚踏实地、努力开拓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8.
一九三三年十一月,正当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酣战之时,国民党驻福建的第十九路军发动了抗日反蒋的“福建事变”,这是国民党营垒内的一次重大分裂。蒋介石因此被迫从江西“剿共”前线抽调五至七个主力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