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见危不救犯罪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见危不救属于传统道德调整的范畴 ,在道德资源缺乏的今天 ,见危不救的事件频频发生 ,道德对这个领域的调整已经力不从心。将危难救助作为法定义务加以规定 ,并在刑法中相应地增设“见危不救罪”是无奈却理性的选择 ,但是应该将法律干预保持在维持社会生存基本需要的范围内 ,避免对救助人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并建立相应的救助人伤害或损失的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虚拟财产的保护可以从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实有权利三个层面上进行研究:在应有权利层面上,虚拟财产具有稀缺性、价值性、客观性以及非人格性,理应成为财产权保护的客体;在法定权利层面上,对虚拟财产进行保护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虚拟财产权应该而且能够由应有权利上升为法定权利;在实有权利层面上,通过虚拟财产权制度的设计,为虚拟财产权由法定权利向实有权利转化提供制度保障.唯有如此,虚拟财产权才能够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3.
就业歧视立法规制初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就业歧视行为在我国的大量存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加强就业歧视立法规制是十分必要的,在立法明确就业歧视的涵义并确立其判断规则,赋予被歧视者适宜的法律救济手段是反就业歧视的关键。一、加强就业歧视立法规制的必要性首先,加强就业歧视立法规制是在“强资本弱劳工”格局下保护劳动者权益,实现劳权的需要。当前,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劳工供大于求,资本供不应求,形成了“资本强势化”和“劳工弱势化”的局势,从而使劳工处于被动的和被选择的地位。我国也不例外,一方面,保护投资的法律法规政策日趋完善,使资本在整个社会中占有越来越明显的优…  相似文献   
4.
5.
论罢工权应该缓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罢工权设置方式的选择是一个价值评价问题,只能从其价值实体即罢工和价值标准即社会的需要、目的两个方面来考察。价值标准是个历史范畴,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工会的独立性、配套法规的完善、劳动者的罢工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价值标准有不同的内容。在我国当前将罢工上升为法定权利的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盲目地从西方国家移植罢工权制度,与我国当前的实际不相符合,罢工权应该缓行。  相似文献   
6.
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调查研究,有助于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其在多维化的分析比较中,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次调查问卷内容涉及政治、人生、道德、学习、人际关系、幸福、金钱等六个维度,调查结果利用SPSSForwindows12.0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高师院校大学生(以下简称大学生)价值观基本状况1.政治价值观:对政治局势的看法,4.8%的人认为“非常稳定”;74.5%的人认为基本稳定,但有不稳定因素;54.2%的人认为“表面稳定,问题较多”;认为政局不稳的只有1.2%。说明现在大学生能够较全面地看待问…  相似文献   
7.
8.
论劳动者的辞职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辞职权的具体适用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存在较大的争议,尚未达成共识,笼统的讨论辞职权存在较大的困难。从新的角度,采用分类讨论的方法加以研究论证,辞职权可以分为法定辞职权和约定辞职权,前者又进一步分为无条件辞职权和有条件辞职权,各类辞职权具有各自的性质、特点,在适用条件、适用范围、行使方式和责任承担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为有关辞职权的司法实务提供一套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则是当前理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就业歧视的法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在就业领域中存在着严重的就业歧视,诸如年龄、性别、户口等等方面的就业歧视已经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本文对就业权的分类、分配原则和制度建构进行了初步的法学理论思考,以期有助于建构我国的反就业歧视法,并根据产生不同就业歧视的原因,对拟采取针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政策性就业歧视与农民工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性就业歧视在我国的形成是由经济、政治、意识以及历史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贯穿了农民工就业的全过程,成为农民工进城务工无法逾越的第一个障碍。政策性就业歧视的实行加重了农民工的经济负担,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增加了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使农民工受到不公正待遇。消除政策性就业歧视可以通过推进制度改革、明确政府定位、转变城市居民的观念以及增强农民工自身素质等方面的努力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